新闻中心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王姓起源

发布时间:2018-09-19 浏览:3425次

姓起源

王姓是一个源头众多、族派纷繁的姓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滋养了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培育了一个勤劳勇敢、仁爱智慧的王氏家族。王氏家族是当今中华民族中的第二大族,拥有人口近一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7.41%。数千年来探天人之道,穷古今之变,畅时事之运,励志自强,建功立业,英豪遍神州,美名扬天下。有的出自妫姓,为齐王田和陈厉公次子田完的第9世孙)后裔,以王族称谓为氏。有的出自子姓,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以爵号为氏。有的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以王族爵号为氏,得姓始祖太子晋,其名晋,字子乔,系周灵王太子,在山西太原子乔祠就是对王姓始祖子乔的纪念。

 起源主要有五:

1.出自姬姓,分为三支。

其一为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后裔。据《通志·氏族略》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春秋时毕公高裔孙毕万毕国出奔晋,为司徒,并被分封于魏,传至魏文侯斯,与赵、韩三国瓜分晋国,公元前225年为秦所灭,其子孙四散,因是王者之后,便以王作为自己姓氏。

其二源于太子晋。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灵王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司徒,其后人由洛阳迁居于太原、琅邪,时人号称王家,因以为氏。

其三为周平王太孙姬赤之后。周平王在位五十多年,去逝后由太孙赤继承王位,但不久便被推翻,不得已出奔晋国。其子孙也因是王者之族,改姓王姓,是为山西王氏。

2.出自妫姓齐王田和后代。

公元前404年,田和废齐自立国君,将姜姓齐国改为田姓齐国,后齐国被秦国所灭,国灭后齐国末帝齐王建居共(今河南辉县),生有三子:田升、田桓、田轸。田升生田安,田安被西楚霸王项羽封为济北王,西楚灭亡后,田安失去王位。其子孙为纪念这一时辉煌,改姓王,为河南王氏

3.出自子姓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殷商王子比干(商纣王叔父)因屡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而死。比干被杀后,葬在当时的国都朝歌(今河南卫辉北)附近,子孙世代为他守陵,并改王为氏以纪念。

4.他族改姓或赐姓

公元812月,王莽建立新朝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下诏说: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曰王。五代时,幽州人刘去非追随刘守奇在后梁政权中任河阳行军司马,李存勖攻破后梁河洛地区,刘去非投奔后梁荆南兵马留后高季兴,后唐建立,高季兴表示归顺,刘去非因曾与李存勖作对,为保护自己改姓王,名保义。北朝时,西域胡人支颓褥迁居到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不久即死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支收又嫁给北周王粲,支收改姓王,儿子即隋朝末年一度称帝的王世充。明朝汀州府(今福建长汀)经历王得仁,其家本姓谢氏,父避仇外家,因冒姓王氏。明朝都御史王一鹗本姓杨,大理评事王大崇本姓孙,都改姓王。爱新觉罗家族也有一支改姓王。

5.少数民族改姓王氏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下令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把籍贯改为河南洛阳,姓氏改为汉姓可频氏改为王氏。隋唐之际羌族钳耳宗、钳耳干兄弟,在隋炀帝大业年间以王后兄弟并改姓王氏。营州地区高句丽人改姓王氏在北朝至隋唐屡见不鲜。如《周书》卷二十《王盟传》记载:王盟字子仵,明德皇后之兄也。其先乐浪人。《旧唐书》卷一百一十《王思礼传》记载:王思礼,营州城傍高句丽人也。同书卷一百六《王毛仲传》载,霍国公王毛仲本高句丽人也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设立安东都护府,所辖回纥人中有姓阿布思的,是回纥大姓之一,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安东都护府被取消,阿布思姓中一个叫五哥之的人投到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帐下,被裨将王武俊收为养子,从此改姓王氏。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在与汉族交往中也有不少把姓氏改成王姓。契丹人建立辽国,皇室耶律氏也有很多人改姓王氏。另女真、蒙古、满等少数民族在长期与汉人接触过程中也有许多改姓王氏。

王姓在秦汉时期基本生活在今山西芮城夏县蒲县平陆、河南开封、虞城、淮县,陕西咸阳,山东淄博,福建南安等地,而子姓为王的后裔则由河南卫辉迁至今甘肃天水、山东东平、河南新蔡、新野焦作等地。两汉时期,开始出现了以新朝皇帝王莽而得名的元城(今河北大名)王姓,琅邪王姓,以西汉谏议大夫王吉为开基祖;太原王姓,以东汉征士王霸为开基祖,分为晋阳支(以三国魏司空王昶开基),祁县支(以三国王允为开基)。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少数民族改王姓入主中原,而琅邪王姓的后裔王导王敦兄弟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时称王与(司)马共天下。太原王姓祁县支在司马懿专权时遭受灭顶之灾。隋灭陈时,原仕于南朝的琅邪王姓被分别迁于关中、河北、河东等地。唐末时,琅邪王姓的后裔王潮王审知兄弟南迁福建,建立闽国,由此,王审知被誉为开闽**人。北宋灭后,三槐王姓(以唐末的黎阳〈今河南浚县〉令王言为开基祖)的不少人迁居江浙一带,尤以江苏昆山一支贤才辈出,成为望族。元末战乱和张献忠余部继续抗清,1647年开始清军屠川,满清于1647年公开发布告示:全城尽屠,或屠男而留女。至康熙24年,完全占领四川全境,四川人口仅余9万,开始湖广填四川。形成了著名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运动,同时明太祖朱元璋强令山西人外迁,在洪洞大槐树集结的山西人被分别迁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甘肃等地。于是太原王和三槐王等在中原地区有了更为广泛的分布。另外,开闽王姓漂洋过海,扬帆南洋。著名湘潭王姓源于太原王姓,长沙王源于江南上亢王姓。海宁王氏即清末学者王国维所在的家族。王姓南北分布不平衡,长江以北地区为**大姓,而南方地区仅为第四大姓

图片2


  • 上一篇:李姓起源
  • 下一篇:张姓起源
  • 相关新闻
  • 联系人:杨经理 手机:13503737428 13409205925
  • 邮箱:hyyshc@163.com
  • 地址:新乡市获嘉县胜利路南段路西凯翔堂家谱坊
  • 版权所有:凯翔堂家谱坊--获嘉县红色文印部【官网】 [管理后台]
  • 备案号:豫ICP备18039575号-1 【免责声明】

    凯翔堂家谱坊--获嘉县红色文印部【官网】 关注红色文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