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周姓起源

发布时间:2018-09-19 浏览:3067次

姓起源

 

周姓是一个历史悠久,姓源复杂的姓氏,历史可以上溯至远古黄帝时代。周姓源于姬姓,是黄帝的后裔。

周姓,源出于姬姓。周人的始祖农神姬稷本来居住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诗经·大雅》中的《生民》描述的就是姬后稷的诞生和开创农业建立家业的历史。后来到了古公姬亶父时代,因避西方族众的攻扰,古公率族人迁居到岐山脚下的周原地区(今陕西岐山县),建立了国家,因地处周原,故称周国,古公称周太王。周姓的主要来源为周王朝**后一任国王周赧王姬延的后裔改姓和周公姬旦的后裔改姓,其他支派的周姓源自外族的改姓。

《百家姓》里,周姓居第五位。按人口统计,周姓现时为中国第九大姓。周姓也是中国**古老的姓氏之一,有很多姓氏甚至都是从周姓发源的。相传周人的祖先后稷本来居住在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夏末时公刘又迁往幽地居住。商朝后期,游牧民族戎和狄族不断侵袭周人,使得从事农业为生的周人无法安居。这时古公亶父率领族人迁往周原(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开荒耕种,兴建宗庙和宫殿,还修了坚固的城墙,从此称周族。古公的曾孙周武王建立周朝,立国约800年。公元前256,秦国灭掉东周,将周赧王废为庶人,迁到惮孤(今河南临汝县西北)。当地百姓谓赧王是周家后代,称为周氏,史称正宗。春秋时,周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在周朝执政,他企图杀死周庄王,改立王子克,因事泄被杀,他的后代也称周氏;改姓周的姓氏有北魏时鲜卑皇族普乃氏、代北地区贺鲁氏、北周普屯氏等。此外唐代避唐玄宗名讳,姬姓朝臣也改姓周,五代时后梁赐汭姓周。据考,周姓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居汝南郡(今河南汝南县东南60里)。

 源自姬姓 

这是汉族周姓**主要的来源之一。

一、农神后稷的裔孙古公姬亶父周姓(即周太王)为狄所攻扰,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的周原地区,从此称为周族。古公的曾孙姬发,继承其父姬昌的遗志,联合诸侯,攻灭商朝,建立周朝。平王以后,传至第43任王周赧王时,于公元前256被秦国灭掉,以赧王为**的周朝皇族,迁为家人,举族迁往惮孤(今河南临汝县西北),当地百姓称赧王为周家,其后代以周为姓,称周氏。又有春秋时期,周公姬旦的后裔周公姬黑肩,他的后代也称周氏。据史籍《河图运录法》记载,远古黄帝王朝姬轩辕氏执政时期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王朝时期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人也是出自姬姓,他们的后裔子孙都以先祖名字中的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二、该支周氏族人在古代分散于汝南今河南驻马店、庐江今安徽合肥、浔阳今江西浔阳、临川今江西临川、陈留河南开封、沛国今江苏沛县、泰山今山东泰安、河南今河南洛阳等地

出自周平王姬宜臼的后裔,属于以王朝名称为氏。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后建立西周王朝。到了周幽王姬宫湦十一年公元前771,申侯联合犬戎攻杀周幽王后,西周灭亡。西周灭后,周平王姬宜臼继位迁都洛阳史称东周,经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东周王朝在周郝王姬延五周迁徙(钱文忠百家讲坛)
    十九年秦昭襄王赢则四十九年,公元前256,为秦昭襄王所灭,共历三十四王,八百六十六年。周平王姬宜臼有一个儿子叫周烈,受封汝坟侯。到了他十九世孙周邕时,秦昭襄王灭了周王朝,从此周姓失去侯位,但后代子孙依然还在,遂多以故朝名称为姓氏,称周氏。
    到了大汉王朝建立,这些故王族又重新恢复了周氏的侯位,汉高祖刘邦将周邕的孙子周仁重新封为汝坟侯,赐号正公,从此迁籍安城今河南汝南王岗镇。从此周氏作为汝南望族,经汉、魏、晋、隋、唐,历时千载,英才辈出,青史不绝。
    三、东周庄王时,周公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企图杀死庄王而改立王子克,事泄被杀,其后代亦称周氏,这也是出自姬姓之周。
    四、出自唐朝唐玄宗执政时期姬姓族人,属于以避讳改姓为氏。唐朝先天、开元、天宝年间公元712756,当时长安中所有姬姓族人由于要避唐玄宗李隆基的名字之音讳,即音同,均改为周氏。后,有部分该支周氏族人改回姬姓,但大部分族人皆沿称周氏至今。
    五、唐朝时期,周国的一些后孙们移民于新罗。大体分为尚州,草溪,咸安,长兴,森溪。这个资料来自于韩国的历史记载。朝鲜时期因日本的侵略与压迫移民到中国的朝鲜族和现在的韩国与北朝鲜中姓氏都是周国的后孙。

 

图片9

  • 上一篇:黄姓起源
  • 下一篇:吴姓起源
  • 相关新闻
  • 联系人:杨经理 手机:13503737428 13409205925
  • 邮箱:hyyshc@163.com
  • 地址:新乡市获嘉县胜利路南段路西凯翔堂家谱坊
  • 版权所有:凯翔堂家谱坊--获嘉县红色文印部【官网】 [管理后台]
  • 备案号:豫ICP备18039575号-1 【免责声明】

    凯翔堂家谱坊--获嘉县红色文印部【官网】 关注红色文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