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日记摘录一书,已精制完成,原汁原味、全彩影印。

发布时间:2020-08-11 浏览:2595次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本书是河南省获嘉县原林业局局长―张庆连同志55年以来的日记摘录,日记极具时代特征 ,反映了该同志自青年时期,就已经在意识形态方面积极向上,既红又专,品德高尚。他一向严格要求自己,以红色榜样为基准,体现了他爱党、爱人民、三观端正的正能量作风。反映了他用炽热的情怀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充满着对中国人民的大救星、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厚爱。退居二线后不褪色,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不计其数的群众和单位免费设计策划了小康绿色家院、观光园方案,受到了政府和大家的一致好评。先后荣获河南省农业劳动模范、全国农林科技推广**工作者、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者、全国生态建设**工作者、全国离退休干部**个人等荣誉称号。

本书分四个部分:

作者简介

序言

539篇手稿日记

后记

内容介绍

 作者简介

张庆连,河南省获嘉县人。生于19469月,中共党员。1977年毕业于河南百泉农学院园林**,进修结业于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曾任获嘉县林业局局长兼党总支书记、政协农委主任。现任获嘉县林学会理事长、县关工委副主任、县老促会副会长、县老科协副主席等职。曾主编《榆树》、《楝树》等科普书籍,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退休后编著《绿色足迹》、《生态家园》、《环境•养生》、《关爱情缘》、《老区之光》、《观光园规划设计与管理》等书籍8本。并在省、市科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和科普文章百余篇。取得省、市科研成果27项。先后荣获河南省农业劳动模范、全国农林科技推广**工作者、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者、全国生态建民出版社出版。退休后编著《绿色足迹》、《生态家园》、《环境•养生》、《关爱情缘》、《老区之光》、《观光园规划设计与管理》等书籍8本。并在省、市科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和科普文章百余篇。取得省、市科研成果27项。先后荣获河南省农业劳动模范、全国农林科技推广**工作者、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者、全国生态建设**工作者、全国离退休干部**个人等荣誉称号。

 

《我的人生路》⑦是我自19657月至20204月这55年的日记摘录。55年的人生经历,对一个人来说已算人的大半生了,除了幼年和老年,人生中间这55年可谓是黄金年代。55年的日记我摘录下539篇,记录了我**有意义的人生足迹。人生是什么?人生是一个为自己而创造的过程;人生是一个为社会而奉献的过程;人生是一个让自己发热发光的过程。《我的日记摘录》手写影印稿记录了我人生中**值得留恋和回忆的岁月,也是记忆里**幸福、**值得珍藏的一段时光。怎样把这美好的记忆永远珍藏?我以前养成了写日记、写工作日志的习惯,好记心不如旧笔头,把那流失的黄金岁月用日记把它牢牢地刻印在白纸之上。经过近两年的整理共有123本工作日记和12本工作日志,经过认真梳理,对那记忆中**难忘的美丽瞬间进行了摘录、汇编成书,以作为对美好岁月的回忆和对后人的启迪。《张庆连日记摘录》手写影印本按年代次序为主线,55年的峥嵘岁月,经历了四清运动、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和习近平总书记领导我们走进新时代的不同年代、和不同年代语言的人和事,为了保持当时人和事的真实面貌,反映我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我用每篇日记的影印件和部分当时代的照片编辑在一起,以便勾沉起历史的美好回忆和悦乐。若有不妥之处,恳望读者谅解和批评指正。  

2020423日于生态家园

“初心”在日记里跳动

   

我的桌案,竖立着两部装订好的校样书,厚的那本近700页,瓦蓝色;略薄的那本400多页,浅绿色。不管书的封面**终如何设计,单纯让我解读这两部校样书的话,仿佛就是作者精神的“天空”和大地的“林带”。无论是否有暗合和隐喻的意味,我总觉得这很符合作者一生挚爱的育林事业。这两部日记的记录者,就是**共产党员、林业科技专家张庆连。《我的人生路——张庆连日记摘录》,一部是印刷文字,一部是手写影印稿,跨度半个多世纪,从中能读出一个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变迁。    和张庆连属于“忘年交”,看到他就像看到父辈。因为我的父亲在军营时也很喜欢植物学,小时候**爱翻看的,就是父亲书架上那本《米秋林植物园艺图谱》,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面的大红苹果和金黄的梨曾让我哈喇子直流。去年“七一”前夕,在张庆连400多平方米的 “生态家园”里,我被古树名木、盆景奇石遍布的“袖珍园林”深深吸引,多达130余种的各类植物,在育林专家张庆连的眼里多是“孩子”,植物的“子孙满堂”、家庭的儿孙绕膝,可以说让老人两全其美,尽享天伦之乐。身为一位**的共产党员,张庆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绿化战线上五十年如一日,凭着“宁肯掉下几斤肉,不让绿色落了后”的拼劲、“离职不离岗,造林永不止”的韧劲和“学无止境忙钻研,科技育林富百姓”的钻劲,种下一棵棵绿树,改善一片片生态,富足一方百姓,打造生态文明绿色屏障,为国土绿色发展作出了贡献。去年627日,我深入采访写出的通讯《一棵不忘初心的树》,在《新乡日报》“守初心担使命谋出彩”栏目**篇刊出,让更多读者看到老典型的 “初心”还像朝阳般火红。今年414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涛一行来到获嘉县,为张庆连颁发“全国离退休干部**个人”荣誉证书,我在这次采访中得知,在春耕时节、抗击新冠疫情期间,这位老林业专家仍时常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种植果树。传承家风,他整理出55年的日记和2万余张照片,准备出版两部书。果不其然,已经74岁的老林业专家在短短时间就将《我的人生路——张庆连日记摘录》整理成册,其效率和认真,让平日拖沓的我足以汗颜。这也是他出的第七部书,这是他从55年来 120本日记和科研资料里采撷的精神果实,把每个文字埋进沃土,一夜间仿佛都能发芽破土。有生命和灵魂的文字,注定就是一茬茬良种,可世代传承,可播撒心田,可咀嚼品味,可营养后人。    古人有所谓“三不朽”,这就是立德、立功、立言。说到“立德”,曾经是获嘉县林业局长的张庆连,把父母留下的旧梁旧檩条做成门窗,让这个窗户作为家训、家教的一个亮点,以此来教育自己和下一代,不要忘记艰苦奋斗的家风,不要忘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说到“立功”,张庆连不惧艰险,坚韧不拔,在全国各地原始森林留下足迹、洒下汗水,终于建成我国**个资源丰富的榆树基因库。他串百家门、解百家忧,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温暖之手,1.5万公里的奔走,为林农果农提供技术服务5000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300多期。先后获得“全国农林科技推广**工作者”“河南省农业劳动模范”“新乡市政府**批科技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退休后,他把初心、学识和汗水倾情奉献给大地,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以共产党人的执著追求,浓墨书写了无悔的人生,被获嘉县授予“功勋乡贤”称号。“全国离退休干部**个人”的荣誉,就是对他夕阳似火的**高褒奖。说到“立言”,喜欢读书思考的张庆连,从1965年开始到2020年,在55年的流金岁月里一共写下120本工作、科研、生活日记;1978年,他写的《榆树》一书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学生时期著书的,张庆连是百泉农专(现河南科技学院)**人。坚守“人民送我上大学,我上大学为人民”的人生诺言,张庆连共发表科技论文80余篇,科普文章300余篇,编著科技图书9部,他把这些书都无偿捐送给了热爱林业、敬畏绿色的年轻科技工作者。日记,往往是作者内心世界的窗棂,是一个时代风云变幻的投影,是真实袒露个人思想和情感的私域空间,是记录历史细节和世事线索的文字载体。同处在火热时代的《雷锋日记》,如同精神的树种,想必当年深深播撒进张庆连的心田,历经半个多世纪,如今早就成为另一种思想之树,蓊蓊郁郁,果实累累。“小我”的日记,无非都是吃喝拉撒的“起居注”;“大我”的日记,每一个汉字都是种子,推动社会进步,拔节崇高人格,收获精神食粮。张庆连的日记当属后者,这部日记摘录分为《学习篇》《工作篇》《养生篇》,记录了他的激情岁月,记录了他如何与绿色相约,记录了让他难忘的大学时光,记录了不断学习的进修日子,记录了他战天斗地的意志,记录了他廉洁勤政的年代,记录了他夕阳胜火的足迹,记录了他在生态家园的幸福……真正爱树的人把耳朵贴在大树上,据说能听到树的声音;在我眼中,这部浅绿色《张庆连日记摘录》校对二稿分明就是精神之树,在静寂的夜里,我把右耳贴在上面倾听,同样听到了日记里的“初心”在咚咚有声地跳动!    在通讯《一棵不忘初心的树》里,我把张庆连比做一棵不忘初心的“箭杆榆”,他勤学善思,刻苦钻研,富有一种绿染大地、魂系梦想的中国气质;我还把他比做一棵眷恋大地的楝树,忠诚于党,服务于民,富有一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中国品格;我把在岗位的他比做一棵根向下深扎的泡桐,艰苦奋斗,廉洁自律,富有一种两袖清风、凝聚正气的中国精神;我把晚年的他比做一棵笑迎金风的银杏,奉献余热,晚霞生辉,富有一种桑榆非晚、不负韶华的中国风骨。是啊,有的人,活成一片沙漠,精神干旱,信仰枯萎,满目荒凉;有的人,则活成一棵大树,不惧风沙,遮风挡雨,满目生机。“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把自己活成一棵树的张庆连——无疑是一棵为人民群众遮风挡雨的大树,一棵象征着共产党人品格和精神的大树。我认为,这两部厚厚的《张庆连日记摘录》,以满树芳华、累累果实的精神,分明是向明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献出的青春“初心”!我写的这篇文字并非书序,而是时代的序幕,请不忘初心的主角张庆连登场,我仅是拉开红色帷幕的”跑龙套”者。               

2020年7月1日黎明草就(作者系新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新乡市报告文学协会副主席)

539篇日记摘要

2

3

4

5

6

7

8


   

19648月参加工作,正处在全国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和学习雷锋的火热年代。当时我是一位18岁的农家青年,我怀着对党的无限感恩和对祖国的一片赤诚,开始了我的人生工作生涯。迈开工作的**步,就在党的关怀教育下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焦裕禄和雷锋精神。我把学习感悟和工作的感想,坚持用写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由于我自幼嗜书如命,牢记“人生至乐莫如读书”和“**等好事只是读书”的千古名言。所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养成了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除了工作就是读书、学习、写作的习惯。这个习惯至今已56年过去了,读书、工作、生活的日记从未有停止过,日积月累,记下的日记一本又一本,每一本我寄完后都如获至宝,把它珍藏到我的档案柜里,已成了封尘的美好记忆,但是从来没有整理过,只是当作资料不时的去查阅和参考丢失在岁月里的闪光足迹。过去工作很忙,退休了仍想为党和人民做些有益的工作。除了自觉随心所欲做些科技服务工作以外,退休后还兼任县关工委、老促会、老科协副主任职务;在社会群团里还担任林学会、果树协会、葡萄协会、花卉协会理事长的职务;同时还被县老干部大学、县农广校、县就业培训中心聘为讲师,不定时的要为培训备课、讲课等等,有的还有些硬性任务。由此足见,工作忙、应酬多、时间紧也成了我生活中几十年来的自然常态。岁月如水,无声无息、无形无色执着而有序奔腾向前。当年轮到75圈儿的时候,蓦然回**感慨颇多。时光真是厉害、伟大、公平啊!它给予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多,精确的分秒不差,对每个人既是一个常数,又是一个变数,就是看你会不会用,就是看你把时间放到哪里。我一直坚守惜时如金,不虚度光阴、就是延长生命的理念。我始终坚信万物皆有性、万物皆有灵这一宇宙大道。我看到党校徐莎莎写的一篇文章叫“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片丹心向阳开”令我发人深省,一个树枝一个树叶都是有灵性的,都是知情达理的,都是会与人沟通的。**近新乡日报社李辉主任为我的《日记摘录》作序写到,真正爱树的人把耳朵贴在大树上,据说能听到树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我把右耳贴在(日记本)上面倾听,同样听到了日记里的“初心”在咚咚有声的跳动!是啊,我每天都在听到树木的一枝一叶在欢歌跳舞,我每天都在听到我的日记在宣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分秒必争、不负韶华”!时间都去哪儿了?在这儿有限的时间里,我要认真开发这个有限时间的“金矿”,拿出两年时间,对我这56年的121本日记进行了整理,供100余万字。我这些日记,论其思想性起源于火红的学习毛主席著作、学焦裕禄、学雷锋年代,直到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我们进入新时代、走向新征程,再创新辉煌!论其艺术性我感很一般。但是,它确实凝聚了我大半生的心血和汗水;反映了我大半生工作、学习、生活、为人处事的人生轨迹。所以,他对于别人来说可有可无,对我来说,如获珍宝、来之不易,失之可惜。所以,我经过两年的废寝忘食,今天终将整理成本了。在此书付梓之际,我十分感谢新乡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辉为《日记摘录》写了“初心在日记里跳动”的序言。河南省酒店餐饮业管理**委员会顾问舒升对本书的内容进行认真梳理、严格把关,获嘉县红色文印部杨思勇经理给予版式设计及封面精心的编辑,杨经理并提出好多指导性建议和宝贵意见。还有我的恩师王俊儒和我的朋友王国毅、刘东等都对本书的出版建言献策,热情鼓励,还应感谢我的爱人王艳枝和我的儿子张光海、女儿张红为本书的写作和出版所付出的无以言表的努力和支持。所有这些厚爱,唯有铭记于心,要倍加努力,回报大家,在此一并鸣谢。由于本人学识有限,又年过花甲,力不从心,书中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张庆连于生态家园

             202078


相关新闻
  • 联系人:杨经理 手机:13503737428 13409205925
  • 邮箱:hyyshc@163.com
  • 地址:新乡市获嘉县胜利路南段路西凯翔堂家谱坊
  • 版权所有:凯翔堂家谱坊--获嘉县红色文印部【官网】 [管理后台]
  • 备案号:豫ICP备18039575号-1 【免责声明】

    凯翔堂家谱坊--获嘉县红色文印部【官网】 关注红色文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