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编修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家谱编修

家谱来源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皇帝的家谱称牒、皇宋玉牒。它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家谱的作用

寻根留本  清源备查  增知育人  血肉联情  承前启后

古人云:“谱为身之本也。”意思是家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来。人们常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但你并不知道其中的由来,通过修谱追根溯源,你就会知道了你的先辈从哪里来。人从娘腹中十月怀胎,呱呱落地,在世上几十年,但总要静静地离开人世,古人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名”就是人之本,人生一世连一个名字都没有留在世上,若干年之后自己的子孙连祖先是谁都不知道,那不是枉活一生,白活一世,换而言之,你的孩子也就是失去了根本。过去和现在,有很多人为自己的父母、祖父母立碑,一者表示后人的孝心,二者是不忘先人,但它又能保藏多久?世代变迁,人为的损坏,年代长久日月的风化,也就失去了树碑的作用。而几千年谱书之风,代代相传,从远古至历朝历代,乃至今天,先祖的名字流传至今,这不是家谱的作用吗?古人云:“子孙不知姓氏所从何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意思是说,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人兽之别,就在于他们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家庭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一个人不管漂泊多远,总是忘不了自己的家乡,因为那里埋葬着自己的祖先。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人们有着他自己祖宗的事迹记录下来传给后人的习惯,这就是谱,只要有了谱书,凡与族人有关的人和事,谱上都有所记载。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几十年来由于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导致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没有家庭观念和人伦的教导,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上下不分,孝义全无,有老不养,有子不教,更有甚者,嫖娼有余,赌不竭力,吃喝玩乐无度,为官不体恤黎民,为民不尊师长,横蛮逆行,用什么教育他们,谱书中有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规范了后人的言行。谱书中收录了如何立志?如何敬业?如何治学?如何治家?如何做人等等,有很多东西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她能很好的陶冶我们的情操鼓舞我们热爱生活,奋发向上,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为族人争光。先人在世;千辛万苦创业、育人,为社会创下了功绩,但不能从我们这一代丢掉,必须通过修谱,为他们立传,把他们的精神,一代接一代的传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对后人来说,我们应该给他们留点什么?是金钱?物质?财富?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先人只能留给后人知识,精神财富,思想财富,留给他们祖宗的品德,那正是遗子黄金满籯,不如教子一经。只有让儿孙们树立艰苦奋斗,建功立业的精神,才有生财之道,才能发迹万贯,才能辉煌腾达,光辉祖宗,只有把这些留给后辈,才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

1581572927162907


家谱的概论

一、家谱的内涵

家谱名称繁多,大致有宗谱、世谱、族谱、族志、家乘、会通谱、统宗谱、支谱、房谱、家史、家志、家记世录、世本、系谱、图谱、祖谱、联宗谱、总谱、全谱、联宗通谱等称法,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籍,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档案。它以记载父系家庭世系、人物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五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就内容而言,家谱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从中国家谱发展的历史看,宋代以后修谱的宗旨发生了变化,此前家谱作为官史铨选和巨姓望族婚姻门第参考的依据作用已逐渐丧失,编纂家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且比较关注亲亲之到的提倡,家谱的编纂也逐渐由官方垄断走向民间私修。总的来看,宋、元时代民间私修家谱尚未形成风气,并不普遍,而这一情形的转变主要是明代。家谱、族谱,是一个家谱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官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于遍及各个家谱,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是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二、家谱的起源

家谱,是一种以图表书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谱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形式。关于家谱的起源,传统学术界有多种不同的说法,通过对现有文献的考察,大致有四种起源观点:殷商时期起源、周朝起源、春秋战国时期起源、宋代起源。这四种起源说都有一定的文献作为依据,但是其说法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四种观点都是以文字的出现为基础的,对文字出现之前的历史没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因此对文字出现之前中国有没有家谱制度给忽略了,所以说这四种起源说不可靠。据考察,早在文字出现之前家族世系就曾以结绳。口传的方式存在于漫长的传统社会中。

通过对传统甲骨文的研究,早在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初期的夏王朝,王室内部就有记录自己世系的谱牒,以后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家谱,但是在家谱刚刚出现初期,并没有家谱这一**词汇的称谓,如中国古代比较有名的谱牒《五帝德》、《帝系》、《世本》中,均没有家谱一词的出现。虽然当时没有家谱这一名词但家谱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人们为了区分血缘、记录家族内的成员情况,便出现了以结绳、口述等方式为主的及时家谱。通过查阅历史史料,得知在中国历史上使用结绳家谱比较普遍的是一些少数民族。自从甲骨文出现以后,从近代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古人将家谱刻于龟甲兽骨上,也有的刻于青铜器之上,到周代以后,由青铜器的使用比较广泛,人们便越来越多的将家谱刻于青铜器之上。

三、家谱的发展

家谱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个阶段是汉代之前的家谱发起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各地的家谱发源与萌芽,其发展是相当缓慢的,由于这一时期国家采取的是宗法封建制度,为了分辨亲疏、区分统系,维护封建统治者绝对尊者地位,家谱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家谱兴盛于魏晋隋唐时期,这是家谱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一时期,家谱受到了社会广泛的重视,推动了社会全方位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国家专门设立了谱局和谱官,专门从事谱牒的编修及保管工作。当时一些官员都编写自己的家谱,这些家谱称为私谱,需送到谱局由谱官对其进行考核、审定,然后收藏在谱局中,成为官方承认的谱籍。由于这一时期是士族政治、魏立九品中正娶,士庶分明,尊卑严格,门阀观念十分浓厚,人们在通婚、选官、认亲等方面均以各自的家谱为依据。尤其在通婚上,十分强调门当户对,人们的婚姻关系不是以感情为基础,而是以家世为基础,在通婚之前,双方都要查阅对方的家谱,世族与庶族的界限绝对不能跨越。因此在这一时期,伪造家谱的现象也比较普遍,许多人为了提高自己的家谱与一些世家望族联系起来。在唐末五代时期,由于连年征战,人们不能靠着显赫家世来升官发财,而是靠着军功来升迁,因此这时的门阀制度逐渐消亡,家谱的发展也进入了低糜时期。到了第三阶段即宋代初期,家谱基本上处于一片荒芜。在宋政权逐步稳定以后,人们开始考虑兴修家谱。但在宋朝初期,由于门阀制度消亡,人们通婚也不依据门阀,家谱的政治功能便不再起作用,于是,政府除了编修皇室内部的家谱即玉碟之外,便不再编写私人家谱。而到宋代中期,统治者为了维持政权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加强宗族能聚力,提高尊宗、敬祖的思想,宋朝的统治者们大力倡导民间各家族自行编纂家谱,当时的许多名人志士都编写自己的家谱,其中较为著名的欧阳修和苏洵,他们不但编纂自己家谱的家谱,而且还创造了各自的修谱原则和规范体例。因此在政府大力提倡和修谱原则规范的指导下,民间兴修家谱在当时的宋朝盛极一时,虽然时隔久远,当时所兴修的家谱保存至今的少之又少,但在许多宋人文集相关轮速中都有题及当时编修家谱的盛况。

20多年就已编修两次,且使用的是大宗之法,从战国韩国国君虔公开始,之后的韩姓族人都编修其上,许多名入如韩愈、韩世忠等都著有传记且插有本人画像。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反对封建迷信的扩大化,家谱也被赋予封建色彩,一度对其进行打击,致使家谱事业处于衰退状态,许多家谱竟被付之一炬。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宽松的国内环境使家谱事业又一次被人们重视。不论是乡村还是城市,由于经济生活比较宽裕,祭祖、新修家谱之风开始盛行,并且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行为。

四、编制家谱的意义

家谱事业伴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同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同成长。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们的祖先编纂了数以万计记载我们伟大祖国、记录我们光荣的祖先们的**的家谱,这些家谱,在他们所属于的时代,对他们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都起到了卓

著的影响。

家谱是一个家庭的发展史。一个家族要发展壮大,除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足以“强宗固族’’的精神条件,而良好的家风的形成,正是这种精神条件的

家谱的概论基础和内容之一。

家谱中所保存的家规、家训以及治家格言等,从一开始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态度来讨论家庭环境和家庭氛围的建设。在家规、家训中,封建伦理纲常礼教作为其理论基础占有中心地位,三纲五常、孝悌忠信的内容占全部内容的大半。家谱中的家规、家

训除上述内容外,还有睦族人”“和亲友”“恤孤贫”“戒赌博”“戒奢侈”“戒懒惰”“戒淫逸等等,对家族成员的行为、举止作出规范,这也是足资我们今天借鉴的有益的成分。

家谱编制的另一现实意义是通过家谱编制,满足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谒祖"的需求。“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海外华侨看到祖国繁荣昌盛,欣欣向荣,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纷纷回国寻根谒祖,探亲访友,慷慨解囊,投资家乡的经济建设。家谱作为一个家族血缘关系的。总记录,将海外华人与祖国亲人紧紧连在一起

编制家谱的意义还在于通过对我国传统家谱进行内容、体例、结构等的分析,来构建一种能适应社会新时代需要的新型家谱。一部新型家谱或家族档案,其编制原则应既要符合现代家庭的需要,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也要具备传统家谱的“敦宗睦族”、“凝聚血亲的功能作用:编修方法既要继承传统家谱中的一些**成分,也要创制适应现代需要的内容。

家谱编制的现实意义当然不止于此,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家谱这个蕴藏丰富的资料宝库还会为我们提供许多新的其他资料,谱牒学这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也会不断发展,历经数千年,始终在延续和发展。姓氏和家谱文化一直代表着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丰富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在中华民族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上一直起着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探讨姓氏与家谱的关系,充分发挥姓氏与家谱文化的特殊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挺起民族脊梁,实现复兴梦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五、家谱的价值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通过家谱,我们能够比较真实地了解当时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了解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家谱是和正史、方志一样重要的历史典籍,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家谱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宝库,可供从事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民俗学、人口学、民族学、文学、政治学、宗教学、法学、姓氏学的研究人员从中查询资料,寻找依据,进行研究。家谱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1、家谱是宗法思想教育资料。家谱和守法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密不可分。宗法制度是封建王朝维护其统治的重要基础之一,而家谱的族规、族约、家法、乡约等,正是加强宗法制度的有力工具。

家谱是家庭道德教育资料。族规、家规中保留了许多对我们今天极为有益的东西,如孝父母、和夫妇、勉讳书、尚节俭、戒赌博、戒淫秽、戒懒惰、戒奢侈等,对我们建设现代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家谱是家庭制度教育资料。家族制度是利用血缘关系凝聚族人的社会制度。在许多家谱中都有家族制度的极为详细的资料。如家庭的组织系统、家族的财产管理、家庭的赈济方法等,为我们研究家族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组织形式、_管理方法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2、家谱是经济史资料。家谱中保存有相当数量的经济史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家族的集体田产如祠田、坟田、庄田、山林等的数量、形成、经营、管理、收支情况等。

有的家谱还记录了家庭成员经商、贸易的事迹。这都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经济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3、家谱是人口问题资料。家谱的中心部分是家族人口的世系传承,在家谱的房派图支派分布图“迁徒图”、“先世考世系图以及家谱的一些序跋中,记录了家族人口的数量、迁徙、分布、婚姻状况等资料,可提供人口学研究者使用。

4、家谱是历史人物传记。家谱是世系的记录,许多家谱中既有简单的世系,又有详细的传记、行状、墓志、年谱等,对研究历史人物及其家世大有帮助。

5、家谱是民族史资料。有的家谱记载历史上少数民族情况甚详,更有些少数民族家谱,它们是研究少数民族史不可多得的资料。如清代蒲慎纂修的《泉州蒲氏族谱》是回族家谱,记述了当地回族的一些情况;而辽宁《庄河金氏家谱》则是满族家谱,金氏是康熙皇帝四辅

政大臣之一鳌拜的后裔。

6、家谱是地方史志资料。家谱是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方志中所包含的内容如选举、职宫、人物、户籍、祠宇、碑记、艺文等,在家谱中也是重要内容。

7、家谱是教育史资料。家谱是一些重要的章节载录了许多教育史资料,如在族规、家法、仕宦录、科甲记、教育志、族墅、传记等就载有宗族教育、学校、科举、劝学措施、教育方法的内容。

8、家谱是民俗学资料。家谱还是一个民俗学资料库,一些家谱在家礼和人物传记里记录了许多民俗内容,尤其是在家礼中的婚礼、葬礼、祭祀等中,本地的风土人情、本族的礼仪风俗都有相当的体现。另外,与人门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民俗、岁时习俗、社会习俗、

精神习俗等在各地家谱中都有记载。

9、家谱是宗教史资料。有些家谱是信仰宗教者的家世记录。在这些家谱中,他们对本家族所信仰的宗教一般都给以说明,同时表达他们的宗教观。还有的对本族人的宗教活动、宗教礼仪和习俗详细记述。

10、家谱是华侨史资料。我国沿海地区一些省份的家谱涉及族入丞国谋生昀历史,包括出走原因、人数、对间、侨居地区分布、职业、所在地生产、生活情况及与家乡、家族的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联系,这为我们进行华侨史研究提供了素材。

11、家谱是重大历史事件资料。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都不同记录在家谱中,虽然这些记录并不完整,但却十分具体,也是研究者获取资料的一个途径。

除以上所述外,家谱还能提供有关古代妇女、古代伦理道德、遗传学、人才学等多史料。由此可见,家谱作为史书之一,其作用是相当突出的。另一方面是家谱的文化价值。家谱在我国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形成独特内涵,浸润着民族情愫,对于民族的心理素质、价值取向、行为模式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华民族是在自己独特的环境中,由众多民族融合而成的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今天炎黄子孙已经走向世界,遍布五大洲1 68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人已经超过5500万。尽管他们之中已有不少人入籍于所在国,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国籍认同、政治认同的改变,并没有改变他们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每当我们看到,一年一度清明节,人们远涉重洋,不远万里,聚集在沮水之滨、桥山之巅的华夏始祖轩辕帝陵前,共告“五洲风雨疾,华夏有炎黄’’时,每个华夏儿女都会深有感触,这就是“血浓于水”的情感,是中华文明的魅力,是谱谍文化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中国历代家训集锦

一、养子须教子

1、须知孺子可教,勿谓童子何知。(《增广贤文》)

2、养不教,父之过。(《三字经》)

3、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增广贤文》)

4、富若不教子,钱谷必消亡;贵若不教子,衣冠受不长。(《增广贤文》)

5、居家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增广贤文》)

6、能师孟母三迁教,定卜燕山五桂芳。(《增广贤文》)

7、训子须从胎教始,端蒙必自小学初。(《增广贤文》)

8、人品须从小作起,权宜苟且诡随之意多,则一生人品坏矣。(家诫要言)

9、立身作家读书,俱要有绳墨规矩,循之则终生无悔无尤。(家诫要言)

10、儿小任情骄惯,大来负了亲心。(《小儿语》)

11、凡好何须父业,儿若不肖空积。(续小儿语)

12、要求子顺,先孝爷娘。(续小儿语)

13、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增广贤文》)

14、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增广贤文》)

15、事亲须当养志,爱子勿令偷安。(《增广贤文》)

16、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牛马。(《增广贤文》)

17、凡人皆有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

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曾国藩家书》)

18、京师子弟之坏,无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

尔与诸弟其戒之,至嘱至嘱。(《曾国藩家书》)

19、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

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曾国藩家中》)

二、仁爱

1、百善孝为先。(《赠广贤文》)

2、孝当竭力,非徒养生。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增广贤文》)

3、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治文贤文)

4、毋令长者疑,毋使父母怒。(家诫要言)

5、当少壮时,须体念衰老的酸辛。(《增广贤文》)

6、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

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增广贤文》)

7、早把甘旨当奉养,夕阳光景不多时。(《增广贤文》)

8、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增广贤文》)

9、尊师而重道,爱众而亲仁。(《增广贤文》)

10、孤寡极可念者,须勉力周恤。(家诫要言)

11、处富贵地,要矜怜贫贱的痛痒。(《增广贤文》)

12、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增广贤文》)

13、肝肠煦若春风,虽囊乏一文,还怜茕独。(《增广贤文》)

14、责己之心责人,爱己之心爱人。(《增广贤文》)

15、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冶家格言)

16、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增广贤文》)

17、割不断的亲,离不开的邻。(《增广贤文》)

18、远山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增广贤文》)

19、泯躯而济国。(颜氏家训)

20、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示儿女》诗)

三、正直清廉

1、见富贵而生谄容者**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莫甚。(治家格言)

2、官长之前,止可将敬,不可逐膻。(家诫要言)

3、随时莫起趋时念,脱俗休存矫俗心。(《增广贤文》)

4、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王公。(《增广贤文》)

5、事业文章,随身消毁,而精神万古不灭;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如斯。(《增广贤文》)

6、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福而姿杀生禽。(治家格言)

7、千里不欺孤,独木不成林。(《增广贤文》)

8、毋为财货迷。(家诫耍言)

9、立身无愧,何愁鼠辈。(家诫要言)

10、匆贪意外之财,匆饮过量之酒。(家诫要言)

11、俭以养廉。(家诫要言)

12、钱财如粪土,仁义值于金。(《增广贤文》)

13、丈失一生,廉耻为重。(续小儿语)

14、富贵是无情之物,你看得他重,他害你越大。(《增广贤文》)

四、诚实可信

1、许人一物,千金不移。(《增广贤文》)

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3、心口如一,童臾无欺。(《增广贤文》)

4、人而无信,百事皆虚。(《增广贤文》)

五、俭扑

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为维艰。(治家格言)

2、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匆流连。(治家格言)

3、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治家格言)

4、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治家格言)

5、治家舍节俭,别无可经营。(家诫要言)

6、志从肥甘丧,心以淡泊明。(《增广贤文》)

7、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增广贤文》)

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增广贤文》)

六、立志

1、不要空言无事事,不要近视无远谋。(陈毅《示儿女》诗)

2、应知重理想,更为世界谋。(陈毅《示儿女》诗)

七、勤学

1、多读书达观古今,可以免忧。(家诫要言)

2、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陈毅《示儿女》诗)

3、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增广贤文》)

4、良田百亩,不如薄技随身。(《增广贤文》)

5、读少则身暇,身暇则邪间,邪间则过恶作焉,忧患及之。(家诫要言)

6、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治家格言)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增广贤文》)

八、惜时

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增广贤文》)

2、莺花忧怕风光老,岂可教人在度春。(《增广贤文》)

3、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增广贤文》)

4、百年容易过,青春不再来。(《增广贤文》)

5、一头白发催将去,万两黄金买不回。(《增广贤文》)

6、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增广贤文》)

7、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九、勤劳进取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治家格言)

2、真心实作,无不可图之功。(家诫要言)

3、颓惰自甘,家道难成。(治家格言)

4、江中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增广贤文》)

十、修养

1、乖僻自是,悔误必多。(治家格言)

2、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思。(治家格言)

3、施恩无念,受恩莫忘。(治家格言)

4、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治家铬言)

5、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

人有祸患,不可生欣幸心。(治家格言)

6、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治家格言)

7、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治家铬言)

8、知有己不知有人,闻人过不闻己过,此锅本也。故自私之念,萌则铲之,谗谀之徒至则却之。(家诫要言)

9、才能知耻,即是上进。(家诫要言)

10、器量须大,心境须宽。(家诫要言)

11、待人要宽和,世事要练达。(家诫要言)

12、恶不在大,心术一坏,即入祸门。(家诫要言)

13、一念不慎,坏败身家有余。(家诫要言)

14、每事宽一分即积一分之福。(家诫要言)

15、人悔不要埋怨,人羞不要数说。

人极不要跟寻,人愁不可喜悦。(续小儿语)

16、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而快私情。(《增文贤文》)

17、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固己拙而忌人之能。(《增文贤文》)

18、仗势凌人,势败人凌我;穷巷追狗,巷穷狗咬人。(《增文贤文》)

19、不自恃而露才,不轻试而幸功。(《增文贤文》)

20、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增文贤文》)

21、得意盎然,失意泰然。(《增文贤文》)

22、驭横切莫逞气,遇谤还要自修。(《增文贤文》)

23、以直报怨,以义解仇。(《增文贤文》)

24、贪爱沉溺是苦海,利欲炽燃是火坑。(《增文贤文》)

25、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增文贤文》)

26、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增文贤文》)

27、不因群疑而阻独见,勿任己意而废人言。(《增文贤文》)

28、幸名无德非佳兆.乱世多财是祸根。(《增文贤文》)

29、只有永久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

30、平素做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十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中国十大寻根基地

一、河南固始

近数年来,福建和台湾的许多姓氏在探寻祖根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祖先在历史上大都来自“光州固始”(即今河南省信阳市的固始县),于是在他们的家族和每个人的思想中形成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固始情结,他们对于根在中原的印象便是“光州固始”。这一现象引起从事中原文化研究和姓氏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注意,称之为“固始寻根”。

固始在今河南省的**东南部,全县在淮河以南,东境与安徽六安邻近,地理位置特殊。按照古代广义的“中原”概念,固始已不属于中原,但今天它是河南省所属的一个县,我们在讨论问题时不妨仍然把它看做中原的一部分。历史上,固始是中原人渡淮之后向东南前往庐州、安庆、徽州直至浙闽的必经之处,是历代中原民众南迁的集散地。对于南迁至闽台的中原姓氏后裔来说,固始不是这些姓氏**早的本根所在,但它却是在姓氏寻根过程中必然会探寻到的较近的根源。因此可以说,固始寻根是独具特色的。固始成为闽台一带许多姓氏近根集中的地区,与中国历史上中原民众三次大规模地向东南迁徙有直接的关系。**次是西晋末年随着晋朝皇帝的南渡而出现的移民潮。中原大姓南迁并且起于固始的是以后的两次移民潮。第二次发生在唐朝初期。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陈政入闽平叛,其哥哥陈敏、陈敷率58姓军校增援,这些人都是固始人。到陈政之子陈元光任漳州刺史时,这58姓军校便在闽地落籍,建设与开发漳州,陈元光父子因此被誉为“开漳圣王”。于是固始陈氏和固始58姓便成为福建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次大规模移民潮发生在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国时期。十国之一的闽国的创建者王审知即是光州固始人。唐末大乱,农民起义军**领之一王绪率众攻占光州,自领光州刺史,王审知及其兄王潮、弟王审圭阝参加了王绪的军队。不久王审知兄弟杀掉王绪,王潮代领光州刺史。王潮死后,王审知在唐末时被朝廷授为威武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于是率部入闽,割据一方,五代初后梁开平三年(909年)被朱温封为闽王,945年闽国被南唐灭掉。王审知及其子孙经营闽地数十年,原来入闽时所率本部军校多为光州固始人,后来都在闽地落籍。随王审知入闽的固始人,有不少是中原的大姓,如郑姓等。

从以上考察可知,唐初陈元光和五代王审知两次率众入闽,在福建入籍定居,繁衍生息,构成了后世福建民众的主体,究其根源,多来自固始。今天可以看到的福建一些大姓的族谱、家谱,如王、陈、刘、黄、郑、周、许、方、曾、吴、谢、尤、施、余、颜、吕等20余种谱牒资料中,都有其祖先由固始入闽的记载。而台湾的民众又大多数都是来自福建的,因此,台湾的姓氏自然也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光州固始。

学术界的通说认为,“河洛”指古河南,即包括固始在内的中原地带。

二、山西洪洞大槐树

在整个河南,在山东,在河北,在安徽……乃至大半个中国,都有这一歌谣流传。过去上年纪的人总爱对年轻人说:“咱是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底下的人。”为了证实这种说法,老人们总是让孩子们看小脚趾甲,说凡是过去从山西洪洞县老鹳窝底下迁来的,**小的那个脚趾甲都是两瓣的。歌谣和传说标示着历史对发生在明代的一串惊天动地的“老鹳窝底下”事件的惨痛记忆。

问咱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槐树众多找哪个?

数不清的老鹳窝,

祖先故居叫什么,

大槐树下信鸽屋。

元末明初天灾人祸致中原人烟稀少

宋朝灭亡后,元朝建立。在一百多年的统治中,元朝统治者对农民是残酷的。到了元末,不堪忍受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农民终于举行起义。官方镇压农民起义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当时中原地区又接连发生水、旱、蝗、疫四大灾害,天灾和人祸折磨得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地“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太祖实录》)。为了求生,农民起义更是不断爆发。元军出其精锐,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屠杀。后来,朱元璋出兵江淮,派徐达、常遇春北伐,进取山东,收复河南,北定京都,元帝出亡漠北,结束了元末长年的兵灾,但水、旱、蝗、疫已使中原之地“死亡百姓无数,村庄城邑多成墟”。元末和明初黄河和淮河多次泛滥,不但吞没了田园,甚至连村庄、城池也埯没于地下。在兵患和天灾中有侥幸不死者,也纷纷逃往外地,致使中原地区人烟稀少,土地荒芜。

山西与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相比,却是冰火两重天。中原地区的兵乱及各种灾疫很少波及山西,那里大部分地区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盛。元人钟迪在《河中府(蒲州)修城记》中说:“当今天下劫火燎空,洪河(黄河)南北噍类无遗,而河东一方居民丛杂,仰有所事,俯有所育。”说明当时山西比较安定,再加上邻省难民流入山西,山西人口更加稠密。明朝建立以后,由于中原地区人粮剧减,不得不把许多州、府降格,开封就由上府降为下府。洪武十年,河南等布政司所属州县“户粮多不及数”,“凡州改县者十二,县并者六十”。劳动力严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芜、财政收入剧减直接威胁明王朝统治。朱元璋深有所悟“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于是采纳了萄州苏琦、户部郎中刘九皋等人的奏议,决定了移民屯田的战路决策(《见明太祖实录》、顾炎武《日知录》等)。在移民的同时,也鼓励原来逃亡外地的中原百姓返回故土。

明初移民使农业生产刚刚有所恢复,元末战乱的创伤和自然灾害造成的疮痍尚未及医治,“靖难之役”却接踵而至了。朱元彰去世后,其孙朱允炆继位,号“建文”。此人生性软弱,致使王室觊觎江山,危机四伏。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朱允炆便采取“削藩”的措施,其叔父燕王朱棣大为恼怒,以入京诛贼为由,从北京直逼南京。建文帝发兵北剿,冀、鲁、豫、皖又成了两军鏖兵的战场,你进我退,拉锯战长达四年,四省的百姓遭了大殃。《明史·成祖本纪》载:燕军在真定“斩**三万级”,白沟河一役“乘风纵火奋击,斩**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受传统思想影响极重的中原百姓对皇帝愚忠,自发帮助政府军抵御燕军,更恼了朱棣,于是便对百姓大肆诛戮,中原百姓又经受了一场灭顶之灾,苟生者纷纷逃难,中原一带成了千里无人区。与其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由于明朝建立时山西的蒙古王爷未加抵抗就缴械投降,所以那里没经战乱,人口仍然众多。

多次移民,历史聚焦大槐树老鹳窝

时局安定之后,朝廷为了发展经济,巩固新政权,仍然采取了移民政策。据史料记载,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涉及到了十八个省的四百九十多个县市的八百八十二个姓氏。山西是人口稠密之处,而当时的洪洞县又是晋南**大、人口**多的县,担负民众外移自然**当其冲。相传,当时洪洞城北一公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香客不绝,又是古来驿站,易于政府设局驻员,集结移民。于是,这里便成了大移民的派遣站和出发地。山西《洪洞县志》以及洪洞县《大槐树志》记载,明永乐年间,当地官府曾七次在大槐树左侧的广济寺集中泽、潞、沁、汾和平阳没有土地的农民以及人多地少的百姓迁往中原一带,并给所迁之民以耕牛、种子和路费。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当地官府人员在树下为被移之民办理手续,登记造册,按所去地点编队,然后发给一应物品。被迁者拖儿带女,扶老携幼,恋恋不舍地离开家乡时总割不断故土之情,他们凝眸古槐,见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鹳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想着自己这一生不一定能返回故土了,为了让子女永远记住自己的家乡,有朝一日回来时能够顺藤摸瓜找到自己的老家,就指着孩子们**好记的大槐树和上边的老鹳窝说:“不要忘了,以后若能回到家乡,记不住咱的村庄,就先找这棵筑满老鹳窝的大槐树,然后再慢慢找自己的老家。”并对他们说:“到了新的地方,人生地不熟,从这大槐树的老鹳窝底下出去的,彼此要互相照顾!”以后不论走到山南海北,只要一说是老鹳窝底下的人,都亲热无比。中原地区少见老鹳而多见老鸹,后来人们就把“老鹳窝”说成了“老鸹窝”。

经济复苏,惨痛的记忆却一直传承

在后来人的心中,“山西移来者”的观念影响是深而又重的。传说,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纪律严明,由陕西打往北京,一路对百姓秋毫无犯,但后来进入山西洪洞县,却突然不是那么秩序井然了。李自成拿几个带头违犯纪律的小头目问罪,审问之后,得知士兵们原来都是“大槐树老鹳窝底下的人”,混乱是出于对家乡的感情,不但没有问罪,反倒放假三天,任将士们寻亲访旧。又有资料显示,辛亥革命时期,山西赵城县人张煌率兵杀死了巡抚陆钟琦,张锡銮受袁世凯所派,率卢永祥部去就任新巡抚。卢永祥军一路烧杀掳掠,但士卒到了古槐碑亭前却下马,将一路抢掳之财供于“二代古槐”树下长跪不起,原来他们都是明朝古槐树下移民的后代,虽然沿途肆虐,到了那里也不敢有背祖宗。

明朝的移民对当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的作用。明政府采用“计民授田”的方法,给移民免租三年。至洪武二十六年,全国土地总数便由洪武十四年的三百六十六万顷骤增至八百五十万顷,全国入税粮也比元代增加了两倍。《明史》载:“是时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府仓库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这种经济繁荣与当时的大迁徙是有直接关系的。同时,这种迁徙也促使了当时文化的发展。但这只是从大道理上说,而对当时被迁徙的每家每户来说却都是莫大的悲哀。明统治者定出的移民条律是“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同姓同宗者还不能同迁于一地,好好的一家人便被拆得七零八散。同姓同宗者为了和亲人迁到一处,不得不改姓。有的因恋家而半路逃跑,被追回后要受残酷的惩罚,有的被割去耳朵,有的在脸上用刀划成标记。如此所受的心灵上的摧残、所造成的精神创伤,在被迁徙者心中几十年,甚至以后的几代人心中都难以弥合。“老鹳窝底下”的惨痛记忆一直延绵至今。

“解手”和“复形趾”的传说

朝廷派人动员群众迁往外省,虽然宣布三年不缴公粮,当地百姓也都不愿到那兵家常争、自然灾害频频的地方去。为了完成使命,聪明的钦差想了一个办法:他们大肆宣传,并写成告示到处张贴,说谁家不愿外迁,可以到大槐树下登记,登记后可以不外迁,不登记的一律迁往外地。不愿外迁的百姓不知是计,纷纷前往登记。但登记了之后,钦差并不让他们离开。待登记工作结束,便让大队官兵将他们团团围住,即刻宣布凡来登记者一律迁往外地,有胆敢反抗者就地处死。百姓们见上了当,叫苦不迭,然而手无寸铁,只好听天由命。他们分别被编成队伍,按照官方宣布的地点,在官兵的押送下出发。为防止移民逃跑,官兵把他们反绑,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起来,一家一户,根绳相拴,如串蚂蚱一样被押解上路。押解途中,常有人要大小便,只好向官兵报告:“我要撒尿(或者我要拉屎),请解开手。”后来便直呼“解手”。此事在长途跋涉中形成了习惯,“解手”便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

老年人说:“谁的小脚趾甲两瓣儿,谁就是大槐树底下迁来的人的后代。”如今山西洪洞大槐树公园的祭祖堂里仍有两副民谣似的“楹联”,分别是“举目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说的就是足小趾甲两瓣的事。传说是官兵包围百姓后,怕人逃跑,将每人的小脚趾砍上一刀,以做识记。后来,移民后代的脚小趾甲便成了两瓣儿。

如今,古大槐树处迁民后裔已遍及海内外。千百万人民怀乡思土,寻根问祖,古大槐树处已成为人们祭祖胜地。洪洞县每年四月一日至十日举办的“寻根祭祖节”,吸引了十多万前来祭祀和观光旅游的海内外华人。将大槐树迁民这段历史比较完整地加以收集、整理并出版,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古槐长青、根深叶根祭祖、血脉相连。是在年夜槐树觅根祭祖园,备受关注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洪洞年夜,槐树觅根祭祖节祭祖年夜典礼在这里隆重举行,万名来自两岸三地的移民后裔代表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聚**古槐遗址,共祭移民祖先,共话同根亲情。

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致辞中说,台湾同胞是中华民族弗成割舍的一部分,我们血肉相连,此次不仅要觅血脉之棣,还要扬中华浩然之气、发华夏之光,两岸齐心协力共创中华民族伟年夜的将来。

宋楚瑜及夫人,山西省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聂春玉,省政协副主席王宁,海协会副会长王富卿及其他嘉宾出席了本届中国洪洞年夜槐树觅根祭祖年夜典仪式,并敬献了花篮。

祭祖年夜典

三、中国十大寻根基地之三:湖北麻城孝感乡

元末明初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中,麻城的孝感乡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地方。从那里源源不断迁出的人众,几乎填充到了四川省的每一个角落。

寻根问祖是中国人、尤其是迁居他乡或飘零异国的炎黄子孙们永远割舍不断的历史情结。提到寻根,人们自然联想到中国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山西大槐树、苏州阊门外、江西瓦屑坝、麻城孝感乡、山东枣林庄、广东珠玑巷、福建石壁村、河北小兴州。这八大移民圣地以其在历史上移民规模大、影响深远而闻名遐迩,或载于口碑,或书之典籍。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移民圣地之一的湖北孝感乡几乎被历史湮没,致使当今湖北人和四川人数典忘祖、鲜知其事。

何处寻踪孝感乡

如果你问四川人,他的祖辈从何处来?他们多会回答是从湖广麻城县或麻城孝感乡而来。此说可征诸县志。如民国《南溪县志》称:“今蜀南来自湖广之家族,溯其始,多言麻城孝感乡。”又如民国《荣县志》曰:“洪武二年,蜀人楚籍者,动称是年由麻城孝感乡入川,人人言然。”又可见之家谱记载。如内江《周氏族谱》:“洪武出治,我圣祖仁皇帝遂下诏旨令湖广黃州府麻城县孝感乡填实四川。我祖奉命襁负其子,入川于红合乡落业。”又如隆昌《刘氏族谱》:“吾家起自湖广麻城县孝感乡,明初入蜀。”由此可见,麻城县曾有过孝感乡,其地名并非虚构。然而查检当今麻城市行政区划或乡镇名录,是找不到孝感乡这一建置和地名的,使得许多寻根者断然否定曾经有过孝感乡的历史存在。

在当今麻城市版图上找不到孝感乡,并不意味着古麻城县没有孝感乡。光绪《麻城县志前编》之“疆域.乡镇”载:麻城县在“明初分四乡,曰太平、曰仙居、曰亭川、曰孝感,统一百三十里。成化间并为九十四里,并孝感入仙居为三乡。嘉靖间析太、仙二乡二十里入黄安,止七十四里。”(注:此处之“里”为里甲,110户为里,里分10甲)孝感乡在明初即见记载,至成化八年裁撤并入仙居乡,作为建置和地名在明代虽只存在百余年,然其影响却延绵数百年。

孝感乡位于麻城县西北,北境与河南省接壤。因地处偏僻,政令难施,嘉靖二十一年麻城县监生李大夏等上书朝廷请求建县:“本县全场姜家畈,接壤黄冈、黄陂边隅地,近信阳、光山、罗山等州县,路通牛头山、牢山等寨;地僻民顽,官难遥制,盗贼出没,数被劫杀。乞于姜家畈设县治,保障地方。”(《读史方舆纪要》)李大夏等人的意见得到巡抚湖广副都御使陆杰和巡抚湖广监察御使史褒善的赞同。但建县主张也受到地方官吏和乡民阻挠,勘测地界亦无法进行,使建县之事不得不暂中止。嘉靖二十六年,黄州知府郭凤仪上书再陈建县事,得到麻城籍户部尚书耿定向的大力支持。特致函前湖广右副都御使冯岳以争取支持。嘉靖三十九年,耿定向在京城又与新任湖广巡抚刘伦面商建县事宜,刘伦很为重视,并即将建县之事交麻城县令苏松筹办。不久,刘伦离任,建县事再被搁置。次年,耿定向奉命视察西夏,途中偶遇新任湖广巡抚张雨,又与张雨洽谈建县问题。此际监生王国任联络了一批蓍宿联名上书,于是巡抚张雨令下属集议建县事宜。黄州知府应明德、同知袁福徽、巡按湖广监察御使唐际禄、布政使徐南奎、按察使刘斯洁均赞同建县,建县之议至此遂定。嘉靖四十一年,礼部尚书徐阶竭力襄助,嘉靖四十二年春,经户部复奏,朝廷批准正式建县。拟析麻城县太平、仙居二乡二十里甲,黄陂县滠源乡八里甲,黄冈上中和乡十二里甲为新建县属地,定名为新安县,嗣后改名为黄安县(今红安县)。此乃史有孝感乡证据之一。

四、中国十大寻根基地系列之四:河北小兴洲

河北小兴洲行宫

河北小兴洲是长城古北外**重镇,是辽东、内蒙南下北京的交通要冲,因而成为我国北方历次移民的重要集散地,特别是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由关外各地向北平及河北一带移民的集散地。相传,元朝末年,明军北上击溃元军主力,元残余势力逃往漠北,但仍有一定的军事实力。明朝建立后,为防止蒙古人入侵,就在长城以外,东起辽东,西至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的广大地区屯兵,并多次从燕山以北地区向北平一带移民,发展生活,充实边防。永乐皇帝登基后,又抽调长城以北各卫所15万将士在北京附近屯守,同时组织大规模的强制性移民,安置在北平周围和河北各州县。这些移民主要来自河北北部、内蒙古、辽东、山东等地,总人数达十万人之多。

兴洲位于滦平县城北偏东十公里处,地处兴洲河西岸。春秋时为东胡地,战国时为燕国地。秦属渔阳郡。西汉为渔阳郡白檀县,北魏属安州广阳郡广兴县,西境为御夷镇地;后并入厍莫奚。隋唐因之,属饶乐都督府辖。辽为中京道北安州兴化县地,西境为奚王府地。金为北京路兴州兴化县、宜兴县地。据《钦定热河志》载:“宜兴故城,在滦平县(今承德市滦河镇治所)西北七十五里,金初,为兴化县白檀镇,泰和三年(1203年)置宜兴县属兴州。元初因之,致和元年升为宜兴州,以旧有兴州,故俗称此为小兴州。”由此可知,金、元时所说的小兴州,即今日的兴洲。“州”字演化为“洲”字。

据介绍,兴州古城占地面积139830平方米。地处交通要冲,是金代的军事重镇。城址为长方形,城墙夯筑,北城墙东西两端建有翼墙,具有明显的防御功能。城内曾出土大量砖、瓦等建材和生活用品。

进入兴州古城,**先映入眼帘的是四座废弃的门廊柱基一字排开,并列于门前,上面粗糙的刻有龙鳞、水纹和荷花模样的纹理,中有凹槽,据说是安插门柱所用。进入大门,是一块刻有“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兴州行宫”字样的石碑。

五、中国十大寻根基地之五:河南滑县白马城“中国十大寻根基地”

河南滑县白马城,有如山西洪洞大槐树,根植了一种深厚的“移民情结”。岭南“白马现象”与中原“槐树现象”,异曲同工,都是历史的回音。

山东,古为地理名词,秦代泛指六国,唐代属河南道,明代置山东布政司,清代称山东省;古河南指河南道,约今山东、河南及苏北。白马县始于秦,汉至晋属兖州,归河南政区,明代并入滑州。故白马不在山东,而在河南。

秦始皇平六国后,派员定“百越”,谪中原50万人戍守岭南,屯居邕钦廉三州,至北宋皇祐年间及南宋初期,又有大批北民南迁。这些北方移民的后裔,自称“祖先从白马来”。

宋皇祐四年(1052年)五月,侬智高率兵攻占邕州城,杀知州陈珙等千余人,建大南国,自称仁惠皇帝,改元启历,封官拜爵。宋王朝派狄青率大军前来征剿侬智高后,留军戍守,驻扎在南郊一带,实行屯田。宋军将士久戍邕城,与当地壮民通婚,在此安家落户,解甲为民。赵宋后亭子、白沙、上尧、老口、坪南(后改为平南)一带的村落,是当地留守将士的后裔建立的;也有的从山东白马苑(今河南滑县)迁来,至今已有76代。宋熙宁年间,交趾李朝派兵攻占邕州,宋王朝任命陆逵、赵禼为正、副招讨使,率领10万大军南征,击溃交趾侵略军,收复邕州后,又留下一批军队戍守,以加强邕州的防务,其中有一部分将士落籍南宁。

六、中国十大寻根基地之六:八闽史迹宁化溯源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石壁村

石壁村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西,闽赣边界武夷山的东麓,距县城25公里,现属禾口乡的一个行政村,是一片比较开阔的盆地,历史上森林茂密,从远处望去,像一堵绿色屏障,由此得名玉屏。唐中叶更名为“石璧”,五代再改“壁”,后又改今用之“碧”。古称“石壁”即指村落,又指地域,包括了周围的一些村落,石壁是个中心,是这一些区的代称。

中国历史上,曾由于战乱、饥荒、兵灾以及政府的奖掖,安排,外地经济的引诱等因素,有大批的中原汉人南迁。这些南迁的汉人史称客家人。客家流迁始于东晋,但构成民系则在五代以后。五代以后流迁的被称为正宗的客家人,这些正宗的客家人在流迁中,大多经过宁华石壁(今名“石碧”)。在石壁居住,繁衍生息数代乃至数百年后,又陆续辗转迁往闽西、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及香港、台湾、东南亚各地。所以他们多称一世祖出自石壁,石壁便自然地成为这些客家人的第二祖籍。

宁化又是名传遐迩的书画之乡。清代“扬州八怪”中的黄慎、以“八分出篆”的隶书而名扬天下的伊秉绶,都是宁化人的骄傲。从他们的故里沾染一点灵气,自然是我们此行不可或缺的内容。比如,山明水秀的湖村,不但有万亩水蜜桃的“世外桃源”,百亩银杏林的“银杏山庄”;有“天鹅栖息的地方”——国家地质公园天鹅洞,而且还有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处女湖——蛟湖,它水深达103米,是南方罕见的深水湖,水平如镜,倒映着天光云影和湖畔的竹林,唯有一只野鸭轻轻在湖面上画出一道浅浅的波纹,恍若仙境。而黄慎就出生在湖畔的竹篱茅舍之间。可惜,蛟湖草堂早已不复存在,不免让人深以为憾。

宁化的客家早茶,其品种之繁、制作之精、口感之佳,选料之“绿色环保”,又堪称一绝。席上有一道小点,美国纽约的唐人街称其为“广州粉肠”,却明明白白是这里的传统客家美味。由此我忽然想起,所谓“饮茶粤海未能忘”的广州早茶,追根溯源,其源头兴许就在宁化的石壁村,而后按客家人的南迁的路线,逐渐传入广州的。但愿客家学的学者们能有兴趣作一番研究。

石壁客家祖地“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宁化石壁是客家摇篮、客家祖地。石壁,是宁化县石壁镇(原禾口乡,1993年更名设镇)的一个行政村,它地处宁化西隅,与江西省石城县毗邻,距县城22公里,在福五线(福州至闽赣交界的五里亭)公路旁。史料所称的“石壁峒”、“石壁村”、“石壁寮”、“石壁城”等称谓,只是一种地方概念,泛指一个地域,即石壁盆地,其总面积近200平方公里,包括现石壁镇、淮土乡的全部以及方田、济村乡的一部分。石壁村位于这一地域的中央,在历史上也是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石壁被称为“客家南迁的中转站”、“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客家摇篮”、“客家祖地”、“世界客家人的朝圣中心”等,这是海内外学者从大量的史料中研究出的结果,有其充分依据。

客家民系是汉族的一支,属中原汉人。由于战乱,大量中原汉人背井离乡,辗转迁徙到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闽赣结合地区。当时集中到宁化或石壁居住的客家人,来自8省50多个州县,这也说明他们到宁化之前是分散的,未形成特别的民系。客家人从四面八方集中到宁化(石壁),主要原因有2条:一是自然条件。石壁是一个拥有200平方公里的平坦盆地,土地肥沃,提供了优越的生息条件。客家人主流是经江西来,闽赣交界有武夷山相隔,石城到石壁的隘口比其它闽赣交界的隘口更为低矮,交通方便,且宁化是闽江、赣江、韩江的源头,水路交通便利。二是人为条件。宁化,特别是石壁,开发较早,这一地域在南宋之前无战乱,社会安定。唐末黄巢起义军自北而南,自江西、浙江进入福建、广东,而又北上江西,转了一大圈,并未进入宁化,宁化便成为“世外桃源”。正如台湾陈运栋在《客家人》一书中说:“福建宁化,地接赣南,西北有高山环绕,宛如世外桃源,尤为当时避难**安全的地方,所以这一批逃难的人民,也就以迁居宁化为**多。”迁居以石壁为中心的客家人,在安定的环境里,生息繁衍数百年,他们把中原汉人的文化、语言同当地的文化、语言相结合,产生了一种既保留中原古风又有新变化的一种文化、语言,它区别于汉民族其它民系,被称为客家文化、客家话,由此也形成了客家民系。据考证,客家民系形成于宋代。宁化是客家地区,她不仅有着典型的客家文化、语言,而且许多是在宁化形成,且流传到其它客家地区。宁化境内明显地反映出客家文化、语言的承前启后的现象。宁化(或石壁)不仅被称为“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而且也被称为“客家文化、语言的摇篮”。

客家民系形成之后,由于战乱、政府奖掖及开拓发展之需要等多方面原因,客家人开始以石壁为中心的闽赣地区向国内外迁徙,而今遍布五大洲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2亿人口。客家人不仅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客家文化、客家语言,同时也涌现了众多显赫人物,如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理学家朱熹、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邓小平、朱德、叶剑英,现代伟大文学家郭沫若,马来西亚**任国王叶莱、圭亚那前总理张西瑟、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及台湾李登辉等。

石壁正是由于其在客家史上的特殊地位,而受到客家人及史学界的重视、仰慕,以致视为“圣地”、“图腾”。近年来海内外客家人、学者、新闻界人士纷纷前来寻根谒祖、考察研究。

随着“客家热”的逐渐升温,石壁客家祖地建设也日渐规模。1992年以来,宁化县人民政府斥资、四海乡贤襄助,在石壁村兴建客家公祠及配套建筑。以客家公祠为主体,先后兴建了停车场、接待站、管理房、长廊、牌楼、客家之路、碑亭、功德碑、玉屏堂、碑林、文博阁、客海寺等设施,面积1万余平方米,总投资790万元。石壁客家祖地景区主体建筑客家公祠座落于石壁村土楼山上,后倚武夷山脉,前瞰石壁盆地,近山匀称,远山环抱。公祠仿古宫殿形式,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气势雄伟,蔚为壮观。公祠主体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分前、中、后三厅,由回廊连为一体。前厅(亦称下廊),供歇脚、陈列姓氏渊源资料;中厅为正殿,也称玉屏堂,即神祖堂,堂内祀奉着客家160个姓氏的始祖神位,供祭祀朝拜,一次可供三百多人同时祭祖。后厅称文博阁,为展示客家文化、珍藏谱牒及文物资料,供观赏、查找、阅览之用。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同志亲自为公祠祠匾提书—“客家公祠”四个金光大字。公祠四周开阔挺秀,风光绚丽。公祠左侧的客海寺金碧辉煌、香火不断、烟雾缭绕,是宗教朝圣游的理想场所,其主体建筑基本完工。公祠右侧的“碑林”,可供立碑、游览、观赏。公祠正下方,有一碑亭,古朴典雅的亭中立着一方大石碑,正面镌刻太平绅士、客家贤达姚美良先生题撰的“客家魂”,背石镌刻祠记。距公祠五百米外是福州通往江西的公路干线,公路旁是开阔的迎宾广场,在公祠的通道口,屹立着一座雄伟堂皇的牌楼,牌楼的横匾镌刻着杨成武将军的墨宝—“客家祖地”。牌楼右侧是接待厅、擂茶馆、长廊和古建筑“德润亭”、“维藩桥”连结一体。牌楼与公祠由“客家之路”连接。“客家之路”长500多米,由马来西亚局绅姚森良、美良昆仲捐资兴建。

七、中国十大寻根基地之七:寻根古巷数珠玑

珠江三角洲人的“祖宗故居”南雄市珠玑古巷日前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广东**美的街区”。街区有一定的长度和适量的建筑物,建筑物之间和谐,形成一定的风格,整体看来具有一定的美感,构成了一种文化景观,居民生活祥和满足、给外来者以愉悦的感觉。评委认为,珠玑古巷是岭南文化与华侨文化的完美结合,**能代表独特的岭南文化。

韶关南雄珠玑古巷

南岭之险阻,把古代广东隔于岭南,但两千多年来中原文化不断地穿越南岭传延而来,从唐代开始,中原文化就是通过这条梅关古道,渗透到了粤北,并在广东扎根繁衍。而距离这儿只有20公里的珠玑巷也成为岭南客家人**早的聚居地之一。

韶关南雄珠玑古巷百家姓大全

在历史上,这里曾经是荒蛮之地,而后来的早期居民,不少是在中原一带通过梅关古道迁移而来。他们穿越南岭,**先来到了珠玑巷。传说南宋末年,珠玑巷附近58村的大约70多个姓氏,在一场由胡妃事件导致的灾难中,从这里南迁到了广州和珠江三角洲。而现在据说共有153种姓氏的珠玑移民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的29个市县,并有数以千万的人移居国外。

韶关南雄珠玑古巷

走进珠玑巷,**常见的就是祖谱和祠堂,短短的1500米的古巷两边,就有20多个姓氏的祠堂,在这儿,您就会不由自主地融入了一种中华民族独有的姓氏文化。每逢春节期间,这些广府民系的后人,都会纷纷前来珠玑巷寻根问祖,所以卖姓氏祖谱也成了当地**红火的生意。在小巷的两边,随处可见的是一个个小铺子,上面摆放着各种姓氏祖谱。韶关南雄珠玑古巷姓氏据传,珠玑巷唐代时叫“敬宗巷”,因有族人张兴七世同居,得唐敬宗赏赐珠玑绦环。至南宋,中原开封祥符许多官员避元人而南迁,在南雄住了下来。祥符有珠玑巷,为怀念故里,“敬宗巷”被改名为“珠玑巷”。珠玑巷的住户后来又再南迁到珠江三角洲,成了广东许多族人的祖先。广州市西关有一条内街叫珠玑巷,据说也是由南雄珠玑巷南迁来的人聚居而得名。

八、中国十大寻根基地之八:山东兖州枣林庄

山东枣林庄是中国移民史专家葛剑雄、曹树基先生近年来实地调查考证中新发现的明初移民集散地之一。在当今山东兖州县城北七里之遥的安邱王府村,据明代石碑所载,该村原名枣林庄,明鲁王裔孙安邱王分封于此,始称安邱王府庄。

该村位于兖州东部丘陵山区,地处兖州府城郊,正当济南各州县南下的交通要道,元末明初,未受战乱波及,人口较为稠密,具备了集中移民的基本要素。虽然在官方文献中未曾发现有关移民的记述,但在安徽濉溪县志中却发现了在明洪武年间和清初由山东迁民本县的记载,并标明占本县人口80%以上的“周、吴、郑、王、李、丁、梁七姓”均为山东移民。笔者近年来在从事姓氏、族谱研究中,也曾多次收到辽宁、吉林等地民众的咨询电、函,称其祖籍原系山东枣林庄,清初移民加强边疆,迁居关外,要求帮助查证山东枣林庄的确切位置和迁徙史实。这也可作为山东枣林庄为明清移民点的旁证。

九、中国十大寻根基地之九:苏北人心中的寻根圣地——苏州阊门

苏州阊门是苏北民众心目中的移民圣地。据史籍、方志和族谱记载,苏州阊门移民集中于元末明初,当时群雄并起,割据称王,张士诚据苏州与朱元璋争衡天下。及张士诚兵败被俘,朱元璋遂“驱逐苏民实淮阳二州”。苏州阊门遂成了移民的出发、集散之地。于是扬州、江都、泰州、淮安、泗阳、高邮、宝应、盐城、阜宁、东海以至于连云港等地,都有了苏州阊门移民的后裔。如宝应县之刘氏、乔氏、王氏,兴化市之顾氏、张氏、来氏、周氏、姚氏、扬氏,泰县之葛氏、徐氏等,即是此次移民后裔。大名鼎鼎的《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等文人名士,其祖籍均来自苏州。

十、中国十大寻根基地之十:江西瓦屑坝

根据文献资料得出的结论:桐城、宿松、潜山、怀宁等安庆市的属县中有很多人是瓦屑坝移民的后裔。

在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安庆府的约42万人口中,大约有28万多江西移民,其中约20万来自饶州,迁自瓦屑坝的有10万人,占饶州籍移民的一半。六个世纪过去了,这10万瓦屑坝人的子孙已经植根在江淮大地,成为安庆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瓦屑坝,族谱中有”江西瓦屑坝”、”鄱阳瓦屑坝”、”鄱阳桃花渡瓦屑坝”、”瓦屑坝叶家村金鸡岭”等不同的写法,肯定在鄱阳(今作波阳)县。但岁月流逝,瓦屑坝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今的波阳县地图上已经找不到这个地名了。

鄱阳瓦屑坝,已是安庆地区和其他地区饶州移民后裔一致认同的根。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根亲地

根亲文化是以根为缘而发生和发民遥一种追索族源、血脉相继的文化现象,核心是以儒、道、释相结合的追求仁爱、统一、和谐为主的文化,包含姓氏文化、始祖文化、政治文化和民俗文化等丰富内容,有着血缘特征、情感特征、开放特征与和谐特征等显著特点。这种文化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文化,是叶落归根思想在另一种方式上的体现,也与中国人一向重视家庭的伦理观念相符合。在中国移民史上,自先秦至明清,中原是向南方输出人口的主要根据地和中转地。东南移民中有着永远的“中原情绪”,他们对祖地的记忆便是“光州固始”;许多闽台人认同河洛地区是他们的祖地,因而自称为“河洛郎”。历史上中原向南方的多次移民以及唐“开漳圣王”陈元光、唐末五代“闽王”王审知两次入闽,历经数十代,其后裔遍及福建、广东、港、澳、台等地及新、马、泰等国。1981年,厦门大学教授黄典诚来到河南大始考察闽南方言渊源,并在《河南日报》发表文章《寻根母语到中原》,**次明确提出“台湾同胞寻根的超点是闽南,终点无疑是河南”,从而揭开了河南根亲文化发展的序幕。

河南根亲文化厚重,使得河南根亲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人文始祖之根。中华民族的十大始祖——伏羲、女娲、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少昊、尧、舜、禹,他们的出生地,建都地以及活动空间,很大一部分都在中原。河南可以找到很多人文始祖的遗存遗迹。如淮阳的太昊陵,巩义的浮戏山;新郑的黄帝故里、始祖山,新密的黄帝宫,灵宝的铸鼎原;沁阳的神农山,柘城的朱襄陵;内黄的颛顼、帝喾二帝陵;登封的阳城遗址、启母石等,都是始祖们曾经活动过的地方。

中华姓氏之根,《中华姓氏大典》记载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1834个,所包含的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85%。李、王、张、刘、陈这中华五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2007年公安部中国当代百家大姓,有80个姓氏起源于河南或其中一支起源于河南。

古国古城之根,夏商周三代,河南是古代封国的重要封地。商都在郑州、安阳等地,与商相关的姓氏有76个;郑国都城在新郑,与郑相关的姓氏有145个;卫国都城在淇县、濮阳等,与卫相关的姓氏有163个;宋国都城在商丘,与宋相关的姓氏有227个。中国八大古都中,洛阳、开封、安阳、郑州等四大古都都在河南,其中洛阳为九朝古都,开封为七朝古都。

名人名家之根。著名学者丁文江曾对《二十四史》中列出纪传的5700多位历史名人的籍贯进行考证和统计,其中西汉时河南籍名人39人,占同期总数的19%,名列第二;东汉时河南籍名人170人,占37%,名列**;唐代河南籍名人219人,占17%,名列第三;北宋时河南籍名人324人,占22%,名列**;南宁产时河南籍名人372人,占6%,名列第四;明代河南籍名人123人,占7%,名列第四。汊唐宋明河南籍名人912人,占总数的15.8%,名列**。河南古代名人中,有酒圣杜康、谋圣张良、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画圣吴道子、诗圣杜甫等。

河南是中国的缩影,中原历史本质特点是根文化。而构造河南寻根文化的金字塔,就要抓住这个本质,深入研究和挖掘中原历史文化资源。

打造河南根亲文化的“圣”字品牌。河南是中华文化圣地,洛阳是中华文化圣城,嵩山是中华文化圣山,黄河(河洛)是中华文化圣河,因此,要对博大精深的河南根亲文化,从更高层面上进行定位,叫响寻根文化,实施寻根战略,发展寻根经液晶,高扬中原文化的“根”文化大旗,以此为纽带连结中原与海外,加快河南走向世界的步伐。要利用根亲文化这一河南**大的文化优势,从战略的调试提高认识,加大开放力度,并以此发展以根文化为特色,以文化旅游为主干的文化产业,在中原崛起的过程中发展积极的作用。

打造根亲文化的品牌与基地。要围绕伏羲、黄帝、颛顼、帝喾、大禹等人文始祖圣迹,在每年进行集中公祭,以形成轰动效应,并以此为龙头带动相关姓氏的开发,形成始祖品牌、名人品牌、古国品牌、郡城品牌、固始品牌等多个系列的根亲文化品牌,吸引海外华人、闽台人等不同群体到河南寻根,投资兴业。制定根亲文化发展战略。要建立完善的根亲文化资源开发性的研究体系,实现由分散研究向集中研究的转变,由被动研究向主动研究的转变,由原发性研究向对策性研究的转变;要建立系统的寻根文化资源的保护体系,在寻根战略的总体框架下构筑寻根文物保护与开发的战略构想,形成寻根文物的保护与展示体系;要建立特点鲜明的根亲文化对外宣传体系,加大对河南根亲文化亮点的宣传力度;要建立全面系统的网络性的海内外华裔联谊体系,利用各种途径宣传河南的根亲文化,吸引海内外侨胞回祖地寻根创业;要建立紧密配套的寻根文化资源开发的产业体系,促进以根亲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并以此带动相关的文化产业发展。

连日来,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海外姓氏宗亲会纷纷应邀到河南各地寻根问祖。

地处偏远的淮滨县,举办了第八届中华蒋氏寻根文化节;世界赵姓文史联研总会在巩义市祭拜北宋皇陵,韩国、美国、瑞士、加拿大和港台地区的赵族参加了祭陵活动;来自世界各地的范氏宗亲汇聚范县,为中华范源武子大殿奠基;港澳台地区的袁氏后人齐聚平舆县拜祭祖先袁安;美国和港台地区的郑氏宗亲到荥阳开展“郑文化”交流活动……

近年来,随着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淮阳太昊伏羲祭典、中原寻根文化节等大型节会的举办,以及黄帝故里景区、中华黄国故城文化园等一批寻根文化园区的成功建设,使凝聚华人向心力的寻根活动有了一个又一个平台,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雏形初现。

作为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河南具有丰富的寻根文化资源。现有300中华大姓中有171个起源于河南,98个姓氏的郡望地在河南。此外,河南还有以黄帝、伏羲为代表的人文始祖文化,以汉魏洛阳故城为代表的客家河洛文化,以固始为代表的闽台移民文化,以及以名人故里墓葬为代表的中原名人文化等。

中华民族历来有着浓厚的故乡故土观念,认祖归宗是中华儿女重要的文化品格。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寻根热相比,生活在全球各地的中华儿女的寻根热情更高、寻根历史更早。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厦门大学黄典诚教授到河南寻找闽南人的根,拉开中原寻根的序幕,此后30多年来,“寻根热”持续不断,由零散寻根到大型组团,30多万海外华人前来河南凭吊先祖。

10年来,澳门台湾总商会永久荣誉会长李济华几乎每年都到河南新郑拜谒黄帝。他说,十年间我回来了七八年,每一次都是心灵归家之旅。华人的根在中国,中国的根在河南,我坚持常回家看看。

30多年间,河南寻根经历了“寻根文化-根文化-根亲文化”三个阶段,单向的寻根已发展为经济文化互动活动。“过去海外华人主动到河南寻根,现在河南人依托丰厚的文明走访世界各地找亲。”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新斌说,河南的根亲活动,真切反映了以传统文化为纽带的中原与全球华人的文化互动。

**源始祖关键人物

伏羲(生卒不详),风姓,燧人氏之子。又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又称青帝,是五天帝之一,生于成纪,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伏羲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相传伏羲人**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中文名:伏羲氏

别名:宓羲、庖牺、羲皇、太昊、伏牺、青帝

国籍:上古(中国)

民族:华夏

出生地:甘肃天水

出生日期:农历三月十八日

职业:上古时代部落**领

主要成就:创造八卦,文字,渔猎,婚姻制度

被尊为皇,列“三皇”之**

现在的华人,称其为“华夏人文始祖”

陵墓:中国河南淮阳太昊陵

所处时代: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生平经历:伏羲神秘出生

上古时代,华胥国有个叫“华胥氏”的姑娘,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去游玩,偶尔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就有了身孕,怀孕十二年后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有蛇的身体人的脑袋,取名为伏羲。伏羲生日为农历三月十八日。中原地区有在农历三月十八日祭祀伏羲的风俗。

人文始祖

伏羲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创立了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龙的传人由此而来。

伏羲仰观天上的云彩、下雨下雪、打雷打闪,看地上会刮大风、起大雾又观察飞鸟走兽,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造了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寓义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他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结网而制成网,用于捕鱼打猎。他还创造了文字替代在绳子上打结的记事方法。

伏羲制定了人类的嫁娶制度,实行男女对偶制,用鹿皮为聘礼。并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职为姓,以防止乱婚和近亲结婚,使中华姓氏自此起源,绵延至今。

主要成就

从历代典籍的记载看,伏羲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立八卦,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伏羲八卦中所蕴含的“天人谐和”的整体性、直观性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原点。

二、教民作网用于渔猎,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同时教民驯养野兽,这就是家畜的由来。三、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

三、始造文字,用于记事,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形式。

四、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

五、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借鉴。

伏羲庙

伏羲庙,是国家AAAA级景点,全国重点文件保护单位。位于天水市区西关伏羲路,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后经九次重修,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自1988年开始,每逢龙诞日(农历五月十三日),都在天水伏羲庙举办“天水伏羲文化节”,举行祭祀。朝拜仪式,祭祖活动。1992年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调节江渗民来天水,亲笔题写了“羲皇故里”四个大字。2012年11月,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拟于天水伏羲庙中轴线以北建设人文始祖伏羲祭祀广场,并建99米高大型伏羲塑像。

太昊陵

太昊陵,即伏羲的陵庙,是国家AAAA级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昊陵占地875亩,规模宏大,始建于春秋,增制于唐代。

神农氏

神农氏: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领。

作为五氏的**后一位神,他结束了一个饥荒的时代。因以农业为主,他的部落称神农部落。中华大地经过三皇的辛勤努力,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人们的生活依然非常艰难。这时,伟大的各种神祗人物,应运而生。神农氏,因为他的肚皮是透明的,可以看见各种植物在肚子里的反应。这样能分辨什么植物可以吃,什么植物不可以吃,亲尝百草,以辨别药物作用。并以此撰写了人类**早的著作《神农本草经》、教人种植五谷、豢养家畜,使中国汉族农业社会结构完成。

神农氏是我国原始社会时期一位勤劳、勇敢、睿智的部落**领,他是中华民族之祖、农业之祖、医药之祖、商贸之祖、音乐之祖等,对中华文明有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被后世尊称为"三皇"之一。

中文名称:神农氏

别名:姜石年、炎帝的化名

国籍:中国

出生地:姜水(今陕西宝鸡)

出生日期:十年前的一个月

职业:部落**领

主要成就:是农业部落的卓越领袖是农业、医学的鼻祖之一

代表作品:《神农本草经》

诞辰:农历四月二十六日(传说)

研究:炼丹、长生

年龄:大于黄帝二十八岁

追封:老帝君五谷爷

生平事迹:神农氏身世传说,神农在汉族神话传说中,一生下来就是个透明肚子,五脏六腑全都能看见。

神农氏:

据司马贞《三皇本纪》载:“神农氏,姜姓以火德王。母曰女登,女娲氏之女,忎神龙而生,长于姜水,号历山,又曰烈山氏”。据《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载:“神农,有娲氏之女安登,为少典妃,忎神龙而生帝。承庖羲之本,(伏羲氏禅位与神农氏)以火德王。”故曰:“炎帝”。斲木为耜,揉水为耒,耜耒之利以教天下,故号“神农”。

被尊为帝神农氏,上古部落**领之一,被后世之人尊为帝王,列入“三皇系统”。

汉族民间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以腑类茶叶的发明者,他尝遍百草,教人医疗与农耕。也因数此两项重要贡献,被世人尊称为“药王”“五谷王”“五谷先帝”“神农大帝”等,为掌管医药及农业的神祗,不但能保佑农业收成、人民健康,更被医馆、药行视为守护神。

汉族传说神农氏的样貌很奇特,身材瘦削,身体除四肢和脑袋外,都是透明的,因此内脏清晰可见。由于之前神农氏尝尽百草,只要药草是有素的,服下后他的内脏就会呈现黑色,因此什么药草对于人体哪一个部位有可以国易知道了。后来,神农氏因食用断肠草不治身亡。

我国**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中记载了茶的起源:“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神农对于中华文明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一是始作耒耜,以民利耕;二是始种五谷,以民为食;三是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四是日中为市,**倡交易;五是治麻为布,遮体避寒;六是制弧剡矢,以抵侵凌;七是作陶为器,以储民用;八是**作琴瑟,娱乐民众;九是**创煮盐,强健体魄;十是创立天文,设立历法。

主要成就

1、农业的发明者。关于神农的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从采集、渔猎进步到农业生产阶段的情况。《周易·系辞下第八》;“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所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2、医药之祖。神农尝百草的神话,流传久远,至今不衰。《史记·补三皇本纪》谓:神农氏作蜡祭,以赭鞭鞭草木,尝百草,始有医药。《淮南子·修务训》亦谓: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晋干宝《搜神记》卷一:“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述异记》卷下:“太原神釜冈中,有神农尝药之鼎存焉。成阳山中,有神农鞭药处。”后世传言神农乃玲珑玉体。能见其肺好五脏,因能化解药毒。又传说神农因尝百足虫,不能解其毒而致死。参见明·周游《开辟衍绎》第十八回王子承“释疑”。又有神农“作五弦之瑟,教人日中为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神农氏——殿宇:称为大显殿,坐落于长坑乡云二村东北部,依山而建,背靠龙脉,三峰文笔拱峙,登巅远眺,山水厅秀,风景幽雅,美如“仙境”而蜚声海内处。殿内供奉五谷帝仙、保生大帝、杨公真仙、玄天上帝等。该殿宇约始建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80年重建。该殿宇坐北向南,砖石木结构,翘脊两垂。到近代,该殿宇经续建、重建、重修多次。占地面积约48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当地信众于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奉神像巡境,二月十五日做“佛生日”。八月间,四方信众到殿朝拜祈梦。

先秦《列子·黄帝篇》称: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虎鼻:此有非人之状,而有大圣之德。”后来人们常常连在一起说成是人类的始祖。

《神农本草经》记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郑康成曰:慎物齐也。孔冲远引旧说云: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康成周祀注,亦曰:五药,草、木、虫、石、谷也。其治合之齐,则存乎神农子仪之术,是礼记注所谓慎物齐者,犹言治合之齐,指本草诸书而言也。冲远既引旧说,复疑其非郑义过矣。汉书引本草方术而艺文志阙载,贾公彦引中经簿,有子仪本草经一卷,不言出于神农。至隋经籍志,始载神农本草经三卷,与今分上中下三品者相合,当属汉以来旧本。隋志又载雷公本草集注四卷,蔡邕本草七卷,今俱不传。自别录以后,累有损益升降,随时条记,或传合本文,不相别白,据陆元朗经典释文所引,则经文与名医所附益者,合并为一,其来旧矣。

神农洞:距离随州市区五十五公里处的烈山上,洞中原有石桌、石凳、石碗及石榻等,传说是神农氏所用的器物。烈山还有神农井、神农宅、神农观、炎帝庙等古建筑。厉山镇北有“炎帝神农氏”碑一座,保存至今。

神农和炎帝是同一人吗?

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而号神农氏,可是他又称炎帝、赤帝、烈(厉)山氏,则又成了与黄帝相争天下的**领。一直以来,对于神农氏是否即炎帝这个问题,一直县而难决。

《白虎通义·号》说,神农氏能够根据天时之宜,分地之利,创作了耒耜等农具,教民耕作,使人民获得很大的好处,故号神农。《世本·帝系篇》则**把炎帝同和神农氏扯在一起称“炎帝神农氏”,谓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左传》、《国语》和《礼记》曾提到烈山氏能够播植百谷百蔬。东汉郑玄注《礼记》和三国韦昭注《国语》,都说烈山氏为炎帝。《水经注》卷三十二又把烈山氏和神农氏相并,说渗水西南绎过厉乡南,水南有重山,就是烈山,山下有一个洞穴,相传是神农氏的诞生处,所以《礼记》称神农氏为烈山氏。而有关烈(厉、列)山氏称号的缘起,又有二说。《路史》认为,烈山原字当作列山或厉山,因神农氏“肇迹”于列山,故以列山、厉山为氏。

《史记·五帝本纪》则隐喻炎帝与神农氏并非一人,说轩辕黄帝时,神农氏的时代已经衰落,诸侯之间互相侵伐,暴虐百姓,神农氏不能征讨,于是轩辕黄帝:“修德振兵”,讨伐危害**大的炎帝和蚩尤,把他俩伐灭后威望大振,于是代神农氏而有天下。神农氏不事征伐,这与《庄子·盗跖》说神农氏“无有相害之心”、《商君书·画策》说神农“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相符合,怎么会变成炎帝这样“侵伐诸侯,暴虐百姓”的人呢?英勇善战的轩辕黄帝,竟然要与他“三战,然后得其志”。此外,《史记·封禅书》分列炎帝和神农氏为二人,由上观之,神农氏和炎帝是否即一人,不宜断定。

蚩尤

蚩尤,是中国神话传说上古时代九黎氏族部落联盟的**领,骁勇善战,被奉为兵主战神。约在5000多年以前,九黎部落与炎黄部落(现代分类)发生了涿鹿之战,蚩尤战死,其部众大多融入了炎黄部族,形成了华夏族(现代学者提出)。

上古时期,蚩尤带领九黎氏族部落在这中原一带兴农耕、冶铜铁、制五兵、创百艺、明天道、理教化,为中华早期文明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河南、山东、河北交界处地区被称为"九黎之都"。河北省涿鹿县境内现存有蚩尤坟、黄帝泉(阪泉)、蚩尤三寨、蚩尤泉、八卦村、定车台、蚩尤血染山、土塔、上下七旗、桥山等遗址遗存。

中文名称:蚩尤

外文名称:ChiYou

国籍:中国(上古时期)

民族:炎帝部落、九黎族、东夷

出生地:羊水、黄河下游

职业:部落末代王之子

主要成就:天文历法岁时月令的经验知识丰富,制造业**:弓箭、铜器、陶器;**早发明文字(丁公遗址考古);礼乐文化:礼器、宫室和埋葬制度;城市文明的先导(城子崖遗址);古代神话文化中的战神收复东夷,奉献蛇图腾。

收起地区:山东汶上县

尊称:兵主、战神

结局:战死

原古:上古

死亡目的:从野蛮过渡到文明

部落:在蚩尤部落活动过的地方留下了聚居点(后世所谓“城”)、坟冢、祀祠等遗迹的记载,追溯这些遗迹,可以看出蚩尤部落的活动地区,以现其遗裔的线索。

关于蚩尤城的记载,见于《水经注·卷十三》涿水条记:"涿水出涿鹿山,世谓之张公泉,东北流经涿鹿县故城南……《魏土地记》称,涿鹿城东南六里有蚩尤城。泉水渊而不流,霖雨并侧流注阪泉"。又引〈晋太康地理记〉曰:"阪泉亦地名也。泉水东北流,与蚩尤泉会,水出蚩尤城,城无东面"。故涿鹿在今河北涿鹿县。涿水待考。蚩尤泉在今涿鹿县。阪泉在今北京市延庆县。新安县有蚩尤屋场等。

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酋长,在中国神话中的他是武战神。

蚩尤曾与炎帝大战,后把炎帝打败。于是,炎帝与黄帝一起联合来共敌蚩尤。蚩尤率八十一个兄弟与黄帝在涿鹿展开激战。传说蚩尤有八只脚,三头六臂,铜头铁额,刀枪不入。善于使用刀、斧、戈作战,不死不休,勇猛无比。黄帝不能力敌,请天神助其破之。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蚩尤被黄帝所杀,帝斩其**葬之,**级化为血枫林。后黄帝尊蚩尤为"兵主",即战争之神。他勇猛的形象仍然让人畏惧,黄帝把他的形象画在军旗上,用来鼓励自己的军队勇敢作战,诸侯见蚩尤像不战而降。

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以来的古籍对蚩尤传说的记录相当丰富,但常有矛盾之处。根据这些记录,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的领袖。

相传蚩尤面如牛**,背生双翅,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的**领。他有兄弟八十一人,都有铜头铁额,八条胳膊,九只脚趾,个个本领非凡。

古籍中提及蚩尤**多的,是其与以黄帝为**的部落联盟展开的激战,具体情况有三说。**说见于《史记·五帝本纪》,即黄帝在阪泉之战中战胜炎帝后,蚩尤作乱,黄帝又在涿鹿之战中击败蚩尤,从而巩固天子之位。战争过程则更为曲折,且极具神话色彩。蚩尤善战,"制五兵之器,变化云雾","作大雾,弥三日",黄帝"九战九不胜"、"三年城不下"。《鱼龙河图》载黄帝"不敌"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即依靠女神"玄女"的力量方才取胜。一说黄帝借助风后所作之指南车方在大雾中辨明方向,获得胜利。

蚩尤的结局,传说多称兵败被杀,或者臣服于黄帝,并主军事!后来天下又乱,黄帝画蚩尤的形像,威慑天下,天下都以为蚩尤不死,并且居黄帝之幕府,于是"八方万邦皆为弭服"。

轩辕黄帝战蚩尤,是中国传说时代极其重要的事件。黄帝胜利之后,一统中原地区,成为华夏正统。因此汉文史籍特别是长居主流的儒家典籍对蚩尤多有恶评,尽管未必公允。后来,蚩尤逐渐恶俗化,成为具有"铜头铁额"、"八肱八趾"、"人身牛蹄,四目六手"并"食沙石子"的形象。

蚩尤败于黄帝,族人四散。后世可能与之相关的民族有汉族、苗族、瑶族、羌族等。

①汉族:蚩尤败后,大部分人融于炎、黄集团,从而成为部分华夏部落的祖先来源,以至当今汉族的先民。一些汉族姓氏可能和蚩尤有关,如邹、屠、黎、蚩等。

苗族:根据近代附和的苗族史诗、歌谣、传说,蚩仡佬是苗族的祖先。民国以来学者提出,苗族先民在上古时代本来居住在黄河流域,由于被黄帝部落(华夏族)所败,被迫迁徙至今天的贵州和湘西、鄂西南等地区。

羌族:根据汉代的书籍《后汉书·西羌传》,蚩尤部分族人向西迁徙,若承认蚩尤与三苗的关系,蚩尤也可能是羌族的先祖。

蚩尤集团部分被黄帝奴役或统治,被看成了下等人,即成黎民和百姓,就是没有地位的意思。所谓老百姓,就是不当官的农民,没有地位。

轩辕黄帝

古华夏部落联盟**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中文名称:轩辕黄帝

外文名称:huangdi Yellow emperor

别名:轩辕氏

国籍:中国

民族:华夏族

出生日期:三月初三

逝世日期:约公元前2599年

主要成就: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统一华夏部落;发明创造:房屋,衣裳、车船、阵法、音乐、器具、井田等。

代表作品:《黄帝内经》(约战国时期成书)

部落标记:龙图腾

配偶:嫘祖

祭祀:黄帝故里拜神大典

葬地:桥山、阳山、荆山、涿鹿

臣属:仓颉、大鸿、风后、力牧、常先等。

早年经历

黄帝(The huangdi;Yellow emperor),公元前2717-前2599年。黄帝诞辰是农历三月初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领。少典与附宝之子,以姬为姓,有土德之瑞,尊称黄帝。《史记·五帝本纪》载:“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据大量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惜物爱民,被后人尊为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汉代在新郑北关轩辕丘前建有轩辕故里祠。

黄帝诞辰相传是农历三月初三,黄帝即位据说是在公元前2698年,即位时20岁,据此推算黄帝出生于公元前2717年。相传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生下没多久,便能说话。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公元前2697年,20岁的黄帝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在黄帝成为氏族**领之后,有熊氏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黄帝部落在从姬水向东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了神农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高度繁荣阶段,使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因他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

统一华夏

炎帝神农氏管治后期,中原各部族互相攻伐,战乱不止。黄帝便乘时而起,打败不同的部族,其余部族的**领亦纷纷归附,于是形成炎帝、黄帝、蚩尤人鼎足而立的局面。黄帝居中原。炎帝在西方,居太行山以西。蚩尤是九黎君主,居东方。炎帝与蚩尤争夺黄河下游地区,炎帝失败,向北逃走,向黄帝求救。黄帝在三年中与蚩尤打了九仗,都未能获胜。**后黄帝集结在涿鹿上与蚩尤决战,战斗十分激烈。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下,终于擒杀了蚩尤,获得胜利,统一了中原各部落。[4-5]建都在涿鹿。战后,黄帝率兵进入九黎地区,随即在泰山之巅,会合天下诸部落,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告祭天地。突然,天上显现大蚓大蝼,色尚黄,于是他以土德称王,土色为黄,故称作黄帝。黄帝即位于公元前2697年。道家把这一年作为道历元年。[7-8]

治国有方

黄帝奠定天下后,制定国家的职官制度,如以云为名的中央职官,管宗族事务的称青云,管军事的称缙云,又设置了左右大监,负责监督天下诸部落。风后、力牧、常先、大鸿被任命为治民的大臣。他又经常封祭山川鬼神。他以神蓍推算和制定了历法。轩辕黄帝的功绩之一是“艺五种”。“五种”,是指“黍、稷、菽、麦、稻”五谷。按古史传说神农氏仅能种植黍、稷,而黄帝则能种植多种粮食作物,表明黄帝使当时的原始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后来,在以黄帝为祖先的姬姓部落里就出现了一个农业方面成绩卓著的领袖——弃。传说他是周人的祖先,被尊为后稷。他能认识不同土壤,并懂得拔去杂草,还知道挑选良种。[13-14]

中国史前农耕聚落分布呈现出沿小河而居的特点。它反映出早期农业在水的利用方面对于河流的依赖,依据考古发现,水井**初出现在河姆渡遗址第1—2层相当于松泽文化下层的时期,其14C测定的年代距今约5700年。这里是长江三角洲水位较高的沼泽地带,无需深挖即容易见水,这里**先发明井不足为奇。而水位较低的黄河流域,开凿水井难度较大,而水井对于农业的意义远非长江三角洲的水井可堪比拟。但大约到距今5000—4000年的时候,黄河流域的龙山时期文化遗址普遍发现有水井,它表明水井在黄河流域的经济生活中已发生了显著的效用。如河南洛阳矬李遗址和河南汤阴白营遗址发现的古井,距今约四千多年,基本上与黄帝时代相符。黄帝时代农业生产的发展还规定了中国文化后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形成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独特的中华文明。

乘龙升天

黄帝的晚年,发明了鼎。当**个鼎被铸造出来时,天上突然飞下来一条龙,那条龙有着威武的眼睛和长长的、闪着银光的龙须,整个龙身透着金光,降临时好像带来万匹的金锻,笼罩了整个天空。

黄帝和大臣都很吃惊,那只龙慢慢靠近黄帝,眼神变得十分温和,忽然开口对黄帝说:"天帝非常高兴看到你促使中国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所以特地派遣我来带你升天去觐见天帝。“黄帝一听,点了点头,就跨上龙背,并且对群臣说:"天帝要召见我了,你们多保重,再会了。”“请让我们追随您去吧!"大臣们说完,就一涌而上,希望爬上龙背,随黄帝一起走。可是那只龙却扭动身躯,把那些人都摔了下来。

金龙戴着黄帝快速飞上天空,一下子就消失在云雾中了。群臣没有办法,只好眼睁睁的看着黄帝升天而去。一位大臣看着天空,若有所思地说着:"并不是每个人都上得去的啊!只有像黄帝那样伟大的人,才有资格呢!"后来的人为了纪念这位帝王,就把黄帝升天的地方叫做"鼎湖"。龙去鼎湖后因以“龙去鼎湖”谓帝王去世。

黄帝生地争议

关于黄帝的出生地一直存在争议,《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于轩辕之丘”。至于具体出生地点,史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观点。一般认为有河南新郑、陕西姬水、甘肃天水、山东寿丘四种争议。

陕西境内

国语·晋语四:“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很显然,确定姬水、姜水为哪条水,对弄清黄帝、炎帝的发祥地及活动区具有很大意义。《水经注·渭水》条下说:“歧水又东,经姜氏城南,为姜水。”歧水即今西出岐山、东过武功、折南流入渭河的小水,因其流域正是姜族繁育的中心,故这一段的歧水自古又有姜水之称。至于姬水,郦道元引南安姚瞻的说法,认为就是天水“上邽城东七十里的轩辕谷水”。以此为基本依据,徐旭生等学者提出了以炎、黄为主的华夏集团起自西北的假设,逐渐东迁后,炎帝族在陕西境内的渭水上游一带,黄帝族在甘肃及陕北一带,获得了重要发展,以后分别沿偏南和偏北的路线继进,开始抵达中原,与东夷集团产生接触和争夺。

河南新郑

战国《竹书纪年》说黄帝“居有熊”,战国《世本》以及汉代《史记·五帝本纪》、《大戴礼记》都说黄帝“居轩辕之丘”。“有熊”和“轩辕之丘”的所在。当皇甫谧提出山东寿丘说之后,当时的史学家王嘉在《拾遗记》中就针锋相对说:“轩辕黄帝出自有熊之国”,清代陈逢衡《竹书纪年集证》引明代太常少卿郑环说:“黄帝少典之子,生于新郑之轩辕丘,非生于兖州之寿丘也。”郭袁恒在《历代帝都考》也说:“黄帝生于寿丘”。汉代焦延寿《焦氏易林》说:“黄帝,有熊国少典之子。”《白虎通义·号篇》曰:“黄帝有天下,号曰有熊”和《史记》集解引皇甫谧“有熊。”。据《历代帝都》一书所载:“黄帝生于新郑寿丘,即有熊。”《辞源》中“黄帝”条的释文是,黄帝“生于轩辕之丘,故曰轩辕氏,国于有熊,故亦曰有熊氏。”《一统志》说:“轩辕丘在开封府新郑县。”可以肯定黄帝曾在新郑生活过。

甘肃天水

甘肃天水认为伏羲氏是戎族的古老祖先,从戎族的发展壮大中析出以炎帝为代表的羌族和以黄帝为代表氐族,前者姜姓,后者姬姓,姜即羌,他们生活在羌水流域;姬即氐,早期活动于姬水一带。姬水即氐水,它就是现在甘肃清水县的牛头河上游的大祗水和小祗水,所以黄帝生于天水。《汉书·地理志》:“氐、夷重名也。氐之所居,故曰氐道。”氐道,即在今天水南,徽县北,即《山海经》中所说的氐人国,其水源于山番冢山。东汉灵帝时南安郡人姚瞻以为‘黄帝生于天水,在上圭城东七十里轩辕谷。不过这种根据汉语一地名的音节相似就断定一个人的出生地也待考究。

山东曲阜

自皇甫谧提出山东寿丘说之后,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宋刘恕《通鉴外记》、罗谧《路史》、《轩辕黄帝传》、《晋书》、清徐文靖《竹书纪年统笺》等都随之附和。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五帝本纪》认为黄帝生的寿丘在鲁东门之北,即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据旧《曲阜县志》记载,山东曲阜除皇甫谧说“寿丘”外,还有“圣祖轩辕”降生的“延恩殿”和宋、金两次改废的“仙源县”等。北魏郦道元说:“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水经注·渭水》),上邽即今天水,境内有轩辕谷、轩辕溪、寿山(也叫寿丘)。由此可见,山东与甘肃都有寿丘这个地方,可能由于口口相传与写作存在偏差。宋真宗赵恒以自己为黄帝之后代,还令改曲阜县为仙源县,并于曲阜寿丘起建景灵宫、太极观进行祭祀,元代忽必烈入主中原后,也曾下令重修景灵宫,准许汉人祭祀黄帝,后景灵宫毁于元末战乱。考察山东古史,华胥氏为其古族,华胥氏族衰,兴起的是太昊氏,太昊氏衰,兴起的是少昊,根本没有有熊氏活动的遗迹。根据历史文化看远古山东属于东夷地区,鲁地属大汶口文化,与黄帝时期的仰韶文化风貌不同,身为华夏族的黄帝出生于远在千里之外的东夷也亟待考究。

三皇五帝

三皇:指伏羲(羲皇)、燧人(燧皇)、神农(农皇)。

五帝:《五帝德》所说的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人。其说根据《国语·鲁语》对他们的赞誉而定。《帝系》为其编造了以黄帝为始祖的世系《吕氏春秋》及《史记·五帝本纪》承用了此说。

《战国策·赵策》与《易·系辞》提出的宓戏(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五人。《庄子》、《淮南子·淑真训》及《三统历》亦承此说。《通鉴外纪》反对三皇五帝说,但其所列**早的帝王仍是此五人。

《吕氏春秋·十二纪》所载的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礼记·月令》亦同此说。王符《潜夫论》并将古代各帝王部分别纳入此五帝的血胤系统之下。

《世经》所编排的古史系统依《十二纪》与《月令》,在黄帝与颛顼之间有少昊,郑玄注《中侯敕省图》即加少昊于**个五帝说,谓五帝有六人,俱合于五帝座星。然东汉以来《稽命徵》等之说,把黄帝升为三皇之一,皇甫谧《帝王世纪》从之,而以少昊以下五人为五帝。于是伪《尚书序》即据以将《世经》前面三名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接着的少昊、颛顼、尧、舜为五帝。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

《通鉴外纪》及《路史发挥》引梁武帝萧衍画像述,以黄帝、少昊、颛顼、喾、尧为五帝,似是**晚的一说。但梁武只有《通史》六百余卷,据陈立《白虎通疏证》以为画像碑述可能是《武梁祠堂画像碑述》之论,则此说仍出自汉人。

大抵“三皇说所指诸人,是中国祖先处于史前各个不同文化阶段的象征。神农、燧人、包羲(伏羲)分别代表蒙昧时期的低级、中级、高级三个阶段;神农代表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女娲则是更早的创世纪式的神人,在神话中又和伏羲结合创造人类。“五帝说”所指诸人,主要是父系家长制的部落联盟鼎盛时期及其解体时实行军事民主制时期的一些君王或军事**长人物。

名人论家谱

欧阳修:族有谱牒,则人之所出,知所出则知尊其祖、则知爱其身,知爱其身,则真行修身,自不容以不谨,非徒以昭姓氏,序昭穆,别亲疏,国辈而已也。

注:北宋·欧阳修,进士,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创建了家谱里常用的欧谱格式。

孙中山:族谱记述中华民族由宗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的传统观念,应妥加利用。

人的共同体主义这个东西,是家族祖宗之工具。传纪之文献,换言之则族之谱,亦则为吾族图发达,谋保存之宝贝也,希吾族辈把家族宗族理念发扬光大之,推所致于国族也。(1905年在日本同盟会)

中国国民和国家布局,先有家庭再推到宗族,然后才是国家,敬宗睦族的理念,深切中国人的脑筋。若遇到亡国整个家族被杀的危机,他就怕祖宗血食隔离,不由自主拼命奋斗。有了国家团结,还怕啥子外患,还怕不能兴邦吗?(摘自《建国方略》)

四万万同胞都是咱们炎黄的子孙,在起头的时候没有啥子姓,生息繁衍,有了姓氏往后,也有了家族,尔后成为国家,有家才有国。(1912提5月孙中山在广州参加孙族恳亲会上的讲话)

注: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3年2月12日),原名孙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逸仙。广东喷鼻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中国近代人民有参与国事的权革命伟大先行者,革命的旗帜,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被尊称为国父。夫人宋庆龄女士,被尊称为国母。

冰心:族谱是承上启下的家庭历史,对家史的注重与眷注,是受祖国家爱子民的起点。——为家乡《横岭谢氏族谱》作序指出。

注: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李政道:一个依赖过去的人的共同体是没有前途的,同样一个健忘祖先的人的共同体也是没有但愿的。——在复旦大学“物理学奖学金”颁发奖品典礼上的讲话

注: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毛泽东:家庭和宗室同是人生的两个支撑点,有家才有族,有族才有人的共同体和国家。只有全家人的团结敦睦,家庭才有畅旺;只有全体族人的齐心协力,家族才能昌隆,像毛姓如许华夏**古老的氏族,才能经千百年而不绝;只有各族人民的配合奋斗,国家才能繁荣富强!——毛主席饶有兴味地阅览了由毛簏钟保存的《毛氏族谱》,从这部族谱中,他了解了毛氏的渊源,这才明白了族谱的重要性。知道了毛家的历史后,他恍然悟出了如许一个道理。

研究现代史不能不去搞家史和村史,从研究**基层的家史,村史和微不雅入手,这是进而研究全般宏不雅社会形态历史的基础。——摘自《毛泽东读书》1964年语录

收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毛泽东在成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谈历史研究

要孝敬父母,连父母都不肯孝敬的人,还肯为别人服务吗?不孝敬父母天难容。——毛泽东

研究历史不结合实际不行,研究近代史不去搞村史、家史等于放屁。研究古代史也要符合实际,也离不开挖掘、考古——摘自1964年9月与毛远新的一起说话,载《毛泽东与中国史学》,中央党校出书1993年11月331页

注: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周恩来:一个爱祖国的人,没有一个不爱家的。我经常想家,想家乡;爱家,爱家乡是爱国的起点。家有家谱,乡有乡志,了解家情,乡情是懂得国情的起头只有了解乡情,懂得国情的人,才能真正热烈地爱家乡,热烈地爱祖国。——摘自周恩来总理在全国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与淮安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注:(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陈云:炎黄子孙不得遗忘始祖

注:(1905-199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经济管理家。原名廖陈云,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在上海从事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曾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中共中央白区工作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

杨尚昆:写党史写文史写族史都很好,也很重要。双江的历史,双江杨氏家族的历史,的确值得研究。——杨尚昆主席1997年回漳南老家时对族史编修提出。

注:杨尚昆(1907年7月5日-1998年9月14日),重庆潼南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

陆定一:姓氏是团结的象征,姓氏有纪念的意义,姓氏存地望的考证,姓氏藏故事的由来,姓氏富人的共同体的渊源。研究姓氏可证历史之误,可解古人之疑,可壮今人之志,可树道德之风,也可通古明今;研究姓氏乃是继承中华人的共同体历史之美好的品德,树立社会形态主义伦理新风尚的一件大事,望广大姓氏喜好者共勉。

注:陆定一(1906年6月9日-1996年5月9日)江苏省无锡人,中国共产党的老一辈革命家,新中国的功勋之一,原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

邓小平:归属文化范畴的东西东西,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体式格局举行分析、鉴别和批判。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家谱举行“分析、鉴别和批判”,“取其英华,去其糟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那么家谱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一定会对鞭策两个文明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繁荣学术文化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引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44页

炎黄子孙——邓小平为河南新郑黄帝故里题词

注: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1997年2月19日),四川广安县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形态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江泽民:尊重和怀念祖宗功业,是中华人的共同体的一种美好的品德,如连自己的祖宗都忘了,那个人的共同体还有啥希望?族谱文化是中华人的共同体的传统文化,收集、研究族谱,有助于中华人的共同体的团结和中华文化的传播。研究家谱,可加强人的共同体内聚力。海外华侨都有宗亲会社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增多,寻根问祖之风越来越盛。台湾同胞的祖先96%来自祖国内地,研究族谱,也有利于祖国的统一。

人的共同体内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要实现中华人的共同体的伟大复兴,人的共同体的内聚力和国家的亲合力是根本保证。----摘自江泽民人民有参与国事的权利于2000年5月4日-5日在参加上海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时的讲话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1993年4月5日,江泽民同志为整修黄帝陵工程题词

炎黄子孙,情满华夏----江泽民同志为河南新郑黄帝故里题词

光祖耀宗----江泽民为1998年11月6-7日在系国举办的“第五届世界六桂(即洪、江、翁、方、龚、汪六姓)恳亲会”题词

黄河流域是中华人的共同体保存和发展的一个伟大摇篮,咱们的先人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每个中华儿女都感到骄傲和自豪。

----1996年6月18日,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到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指出

注:江泽民

1926年生,江苏扬州人。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委员会主席。

朱镕基

我在访问目前世界上**强大的国家时,曾经在与克林顿总统一起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谈到台湾统一问题,有人指责我是颠倒历史,思维规律杂乱,说台湾起根没有同中国合并过,我想这是数典忘祖。我想起来当明朝郑乐成收复台湾的时候,台湾已经是中国的一部分。而当清圣祖康熙派大将军施琅出兵讨伐台湾,恢复台湾的统一,这已经是中学历史(课)学的了。要是说台湾起根没有跟大陆合并过,那么国民党怎么可能在一九四九年跑到台湾去继续它的“中华民国”呢?

----节录朱镕基总理于1994年4月20日在温哥华侨界为他举办的午宴致答词

注:朱镕基,1928年生,湖南长沙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原总理。

胡锦涛

以姓氏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胡锦涛(抄自闽林始祖闽东会会刊**期)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胡锦涛《党的十六大报告》

中华文化是中华人的共同体生生不息、团结奋勇前进的不竭动力。要周全熟悉祖国传统文化吸其英华,去其糟粕,使之与今世社会形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连结人的共同体性,体现时代性。

----摘自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会议上的报告

注:胡锦涛,1942年生,安徽绩溪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李瑞环

咱们一定要把黄帝陵整修好、保护好、管理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1990年4月,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主席李瑞环在陕西黄陵县拜竭黄帝陵时提出

注:李瑞环,男,195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7月参加工作,北京建工业余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毕业。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三届四中全会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十四届、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习近平:中化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要求,包含着中化民族**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注:习近平,1953年6月生,陕西富平人,1969年1月参加工作,197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卢展工:研究姓氏文化,推动闽台姓氏族谱对接,理清家族的渊源关系,弘扬家族的优良传统,由家族的认同,扩大到国家的认同,由宗族的团结,扩大到民族的团结,可谓善莫大焉,功莫大焉,力莫大焉。

注:卢展工,男,汉族,1952年月生,浙江慈溪人,1969年3月参加工作,197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建筑工和学院建筑工程系工作与民用建筑**毕业,大学学历。曾任福建、河南省委书记,现任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编修家谱的步骤

盛世修谱,族兴续谱,家谱就是本族人的历史记载,就像国家、政府重视编修政史、方志一样重要,要完成这个家族大事,做好一次家谱编修的全部工作,也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基本步骤如下:

一、**先要成立编委会。编委会成立后,推荐编委会主任(编委会主任一般由德高望重的、有组织能力的长辈人,族内已退休的政府官员、国家教师、老族长......担任)。

二、在主任和编委成员协商下,召开专题会议,定要请族内的佼佼者(政府官员、职员、企业老板、成功商人、致富能手.....)参加,研究以下事项:

1、本次续谱的重要意义(由编委会主任主讲)。

2、确定上谱内容、格式、印制装订档次。

3、确定序言、世系图、家训、现时代的风俗(社会变革、婚、丧、嫁、娶......)、后记情况编写人。

4、研究确定主编、主校、编委成员及职责分工。

5、预算续修谱费用,并研究筹资方法。

6、安排寻根外调事宜。

三、由主编负责对各分支负责人发放《家族成员入谱申请报》,并讲清填写事项和收回时间。

四、申报表收回后,再召开编委员专题会议,汇总材料,包括充言,世系图、家识破、现时代的风俗(社变革、婚、丧、嫁、娶......)、后记等,由主编给大家讲述全部内容。

五、汇集材料交电子编辑人员,按已定格式打字排版,主校负责人校对后,打印出**次小样。

六、小样打出后,再次召开编委会会议,阅览查找问题和不足之处,再修改后打印出**次小样。

七、二次小样打印出后,经主任、主编、主校审核无误后,转**印制单位印刷、装订成册。

八、取书并召开本次家谱颁谱仪式发放会。

 

续修家谱  利国利民

家中藏谱之人心中装谱说话靠谱办事在谱

那将是家族兴事业旺

家谱:是表现家族血亲与文化的载体,完善的家谱它包含了家规、家训等诸多内容,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孙后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社会正能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它与政史、方志构成中华民族大厦的三大支柱,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光辉历史;系牵着世界华夏儿女对根的思念;家谱是秦先思孝、承前启后、寻根溯源、增知育人、血肉联情的合成集。

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这个家庭的规矩就相当于国家的法律。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庭要想兴旺发达,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讲规矩。家人违背家规就要像国民触犯法律一样受到处罚。

家训: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道德的形式,(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发挥着重要作用,家训属于家庭美德的范畴。家国同构,一个家庭的家训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道德标准,家训即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标准,违背家训,就会遭受道德的谴责。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也就是说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即构成了家风。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换一句话说,当一个家庭的家规、家训形成家庭的公众行为习惯即构成了家风,家风也就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家文化。

古人云:

没有家谱的家庭,如断根浮萍,无法感知世代传承的家族力量;

没有收藏家谱的家庭,缺乏孝文化教育的工具;

没有家规的家庭,缺乏做人做事的规矩;

没有家训的家庭,缺乏教育子女做人的标准;

没有家风的家庭,缺乏延续家兴业旺的环境。

有家谱的家庭,属于正常靠谱之家;

有收藏家谱的家庭,属于怀念祖先之家;

有家谱、有家规的家庭,属于和谐幸福之家;

有家谱、有家规、有家训的家庭,属于幸福美满之家;

有家谱、有家规、有家训、有家风的家庭,属于美满小康之家。

为弘扬民族文化,凯翔堂家谱坊在家谱、史志、回忆录编排过程中,已积累了三十年的经验,一九八八年以来,我们编排印制了各式各样的百家姓家谱、史志、回忆录数百套,现已走向**化印制。质量好、价格低、格式全、速度快,受到了各姓、社会各界朋友的称赞,在全民即将奔小康的今天,通力印刷愿为每个家庭都有家族史,每个乡村都有史志书,每个老人都有回忆录而作出积极的贡献。

 


  • 联系人:杨经理 手机:13503737428 13409205925
  • 邮箱:hyyshc@163.com
  • 地址:新乡市获嘉县胜利路南段路西凯翔堂家谱坊
  • 版权所有:凯翔堂家谱坊--获嘉县红色文印部【官网】 [管理后台]
  • 备案号:豫ICP备18039575号-1 【免责声明】

    凯翔堂家谱坊--获嘉县红色文印部【官网】 关注红色文印